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梁祝之事,我倒是想要做成一首欢快喜庆的曲子,奈何……二人的结局就是悲凉的。”“妹妹宽心。”“……”从小刺头晴雯手中接过一杯茶水,轻嗅之,是碧螺春,轻呷一口,滋味刚刚好。看向小姑娘,不由一笑。小姑娘入戏挺深,还不是一个人,一个个都这么入戏的,嗯,别的不说……,这首曲子……还是成功的。“钟哥儿!”“……”林黛玉嗔语,白了某人一眼。由着某人的趣言,此刻心中舒缓许多,思绪也从刚才的畅想中抽出。语落,亦是接过一杯茶,握在手中,并未着急品用。“钟哥儿,不如你今儿再做一首格调欢快的曲子如何?”“大正月的,这首梁祝若是刻印在报纸上,似乎不太合适。”继而,小姑娘抿嘴一笑,仍为晶莹的双眸眨了眨,看向某人,给出一个建言。“秦公子,我觉林姐姐所言有些道理。”“今儿秦公子难得闲暇,不如再做一首?”一语清脆,从林黛玉身侧而起。邢岫烟品着茶水,顺着林姐姐的目光,也是看过去。秦公子。真真才学。真真才学之人。真不知道刚才的曲子……秦公子是如何做出来的,梁祝的话本故事,小时候自己就知道了。苏州府的时候,戏台上还经常有梁祝的戏文。如今一听秦公子作的这首曲子,彼此碰撞一处,令人心绪大动,令人心神浸之。不自觉落于梁祝之中,想着梁祝之事,想着梁祝的难得,想着梁祝的结局,想着那两只蝴蝶翩翩飞舞。最后消失不见!秦公子,真真才学。从翰林院封印到现在,秦公子作了好多好多曲子的,每一首都那般独到。昨儿城外游玩,自己也去了。白石书院!男子读书的书院,自己第一次踏足,难得踏足其中,兴致一览男子读书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途中提及梁祝之事,祝英台当初就是在书院待了三年,和梁山伯待了三年。成就缘分。秦公子也被相托作一首曲子。一夜的时间,就作出来了,虽说还没有彻底圆融,曲韵已然无比相合。她们在这里听着尚且如此,如若落于京城之内,估计会有更多人伤心、垂泪的。“嘻嘻,钟哥儿才学斗量,一首曲子……探囊取物!”清眸直盯盯的看向一人,三姐俏脸微红,眉眼弯月含笑。上元节前的空闲不少,虽说百草厅的事情也有一些,处理起来很容易。能和钟哥儿一处说说话,喝喝茶,更好的享受。“哈哈哈,你们倒是有兴致了。”“倒也不是不可以。”“起码要有一个题目才行,有规矩,才能画出方圆,无规矩,那就万千了。”“……”“今儿的天候不错,算着天候,雨雪寒冬还没有彻底过去,说不准过两日又要下大雪了。”“……”放下手中茶盏,秦钟看向一个个小姑娘,畅然开怀。别说!闲暇之日,和一个个香软的小姑娘在一块聊天喝茶,感觉还是不错的。如果林黛玉和邢岫烟不在这里,那……就会更加自在了。更可一品香香软软了。踱步至护栏前,眺望极远处的虚空所在,白云点点,万里多晴,今儿是好天气。明儿就不好说了。“嘻嘻,若说立下规矩,不如还是梁祝吧。”“梁祝的结局是不好的。”“但……梁祝的其余诸事,还是有欢快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还是有开心的。”“钟哥儿,你说……你说祝英台的爹娘为何不同意梁山伯二人的婚事呢?”“梁山伯,郁郁而终。”“祝英台,身投幽冥。”“……”林黛玉轻品一口茶水,没有多喝,递给身边的紫鹃,轻捋鬓间青丝。听着某人畅性之言,很是满意。至于题目?至于规矩?星眸闪烁,于身边的邢妹妹看了看,又看向远处的尤氏三姐,粲然一笑。一事不烦二主!再来另外一个题目不好,还是梁祝吧。梁祝的话本,自己以前就看过、听过的,昨晚上又看了一遍,其实……二人之间欢快的事情有很多。奈何!梁山伯和祝英台还是没有走到最后,双双殉情,化蝶而飞,令人唏嘘。“还是梁祝?”“妹妹倒是省心,我……也省心省事不少。”“梁祝之事。”“有其必然的结果,如今来看……自然为那般事多嗟叹,实则,有些事情……非简单。”“梁祝所处的岁月,是晋朝衣冠南渡之时。”“那段岁月,门阀林立,氏族品级而定,有专门的氏族谱作为一个个家族的排名。”“九品中正制,便是那时通行之法,科举则是隋朝出现的。”“晋朝为了躲避北方胡族蛮族入侵,纷纷渡过大江南下,以为自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如何自保?”“上品氏族和下品寒门待在一块自保的机会大些,还是上品氏族和上品氏族待在一块自保的机会大些?”“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也有了世家大族依照氏族谱系通婚,上品通婚上品,下品通婚下品。”“如此,才有足够力量自保!”“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倘若二人男女的身份换一换,如若祝英台是下品寒门之家,如若梁山伯是上品氏族之家。”“也许,结果会好一些。”“但祝英台是上品氏族之家,那个时候的上品氏族之女,在家族的长远计谋上,她们是没有资格挑选未来夫婿人选。”“说祝家是上品氏族,也有些高抬她们了,马文才的家族谱系还要在祝家之上。”“九品中正,等级靠后的家族,依靠女子嫁入高门,抬升家族谱系地位,是当时的常见事。”“一边是家族的长远计谋,如若祝英台和马文才有成,祝家可能就要完成氏族晋升,成为更高的氏族!”“一边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事情。”“作为家族的掌权掌事之人,作为有权力决定祝英台未来的人,如果林妹妹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会如何抉择?”“……”梁祝之事。千古传颂。千年来,为梁祝之事惋惜的人很多很多,探究个中缘由的人不为多,纵然有,也不会为人注意。转身走向琴案,同小姑娘说道一些事。梁祝的悲剧……有其必然的一面,也有其可怜的一面,也有其可叹的一面。“……”“我……,我……。”“我若是家族的掌权掌事之人,我……我会成全祝英台!”林黛玉握着鬓间的发辫,听着某人说道晋朝衣冠南渡的事情,略有所问,具体就不清楚了。对于史书史事……自己不为关心。若说诗词歌赋,还是通晓的。但!钟哥儿所言道理,自己明白。就是祝家的门第没有马家高,祝家为了攀高枝,为了门第更进一步,将祝英台嫁给马家。至于梁山伯。因为是寒门子弟,对祝家无用,所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事情不能成。祝家的掌权掌事之人真坏,若是自己……自己肯定应下,肯定成全梁祝之事。“哈哈哈,妹妹的选择……在那段岁月,想来绝对是有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九品中正,本就不为上,那般氏族谱系也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后来科举大兴,再后来……有黄巢之事!”“有唐一朝,门阀氏族仍旧存在,五姓七望就是魏晋的余声,唐朝的宰辅之人,大部分都出自门阀氏族!”“普通人几乎不能出头。”“唐朝后期,黄巢因数次科举不第,举兵反唐,因科举数次不第,对门阀氏族多有不满,多有派兵屠戮公卿大族人家!”“唐朝的名门望族,被黄巢杀了大半,魏晋门阀门第余声不存。”“以梁山伯的才学,若是生在唐宋以来,和祝英台的事情……机会很大!”“魏晋之岁的梁祝,生前不能一处,死后双双化蝶,也算完其心愿!”“千年以来,之所以被争相传颂,看似梁祝之事,实则天下间还有很多很多的梁祝之事!”“身为女子,想要属于自己的梁山伯。”“身为男子,也想要一位属于自己的祝英台。”“额!”“……”“妹妹喝茶,喝茶……,不说了,不说了。”“咱还是谈谈梁祝之事中欢快的部分,待会我琢磨琢磨,写出谱子不难!”“……”小姑娘所言,她若是掌权者,会同意梁祝之事。这一点,秦钟相信。因为魏晋之时,绝对有那样的人家,相应……祝家、马家也不为少。话语诸般,不自觉似乎说多了,有所感,看向一个个小姑娘,她们都在眨动澄澈明眸看向自己。轻咳一声,不再多言。说那些就多了。换个话题,换个话题!“……”“钟哥儿,你说的正好,怎么就不说了。”“真是的,这里又没有旁人,多说一些也无碍的,你爹爹,我爹爹他们又不在这里。”“呸!”“不说就不说吧。”“钟哥儿,你可得为梁祝二人作一首无比欢快的曲子。”“……”美人图:()红楼群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