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安禄山是一个很势力的人,在私下,如果一个官吏的受宠程度不如他,他就会颇为放肆,甚至还会破口大骂。
一旦遇到李瑄、李林甫这样更受宠的人,他会夹起尾巴装孙子。
“哪里,资历上我还不如你呢!”
李瑄笑了一声,对于安禄山,李瑄会不远不近。
如果安禄山主动套话,李瑄会回复几句。但李瑄不会主动与安禄山谈话。
在李瑄与安禄山交谈的时候,群臣们在议论李瑄。
听说李瑄昨日回京,龙武卫和羽林卫仪仗出城迎接,然后直奔兴庆宫。
人人都羨慕李瑄的殊荣。
正如坊间传闻:适之罢相,门楣更贵。
李林甫老神端坐,等待圣人入内。他最讨厌的人,又回到长安。
蛰伏数月后,他不再主动出击,而是通过韦坚的破绽去针对。
他一直想寻找李适之的破绽,但李适之深居简出,不交重臣,且圣人逢宴必请,他毫无办法。
李瑄回来,对李林甫敲响警钟,他未曾忘记去年时的狼狈。
连不成器的儿子,都被他约束,以免再做出一些蠢事,被李瑄抓住把柄。
韦坚意识到宰相“难做”,他不能明面与李瑄私会,只希望李瑄能出手,为他分担压力。
他以为“和亲事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李瑄也不是怨恨韦坚,只是对韦坚的能力失望,所以及时脱身!
他们把韦坚推到宰相的位置,不欠韦坚。
“陛下至……”
随着监礼官的一道喊声,朝会正式开始。
第147章安禄山拜杨玉环为母
朝会最先处理的是日常事务,地方事宜,而后是宰相和皇帝的枢机议事。
一切完毕后,李隆基主动提及吐蕃使团之事:“吐蕃中贡论,已至长安三日,他们想放牛归马,罢战息兵,在青海进行盟会,诸卿以为如何?”
“启禀陛下,当同意吐蕃求和,在诸国使节的见证下,彰显我天朝上国的气度!”
一名大臣起身出列,理直气壮地向李隆基说道。
“啪啪啪!”
此言一出,众多大臣纷纷以笏以掌,表达附和。
这无关于宰相党派的争论,而是许多大臣打心底认为这么做,有益于江山社稷。
兵入武库,马放南山。
现在突厥已灭,吐蕃求和,正是大治之时。
李林甫持默认态度。
他以前希望李瑄死于冲锋陷阵之中,死于乱军之内。
现在已无这样的想法,李瑄太能打了,不能再给李瑄立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