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然李瑄向韦坚和皇甫惟明提醒过,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历史上韦坚与手握十几万大军的皇甫惟明在上元夜游玩。
现在躲过那一劫,却掉入更深的陷阱之中。
李瑄觉得韦坚肯定产生过“大逆不道”的心思。
“韦坚拉拢不少朝臣,他一倒下,许多朝臣要遭殃。”
想到这一点,李适之充满忧虑。他怕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影响到七郎。
“朝堂的清洗无可避免!我们及时与韦坚切割,孩儿刚救驾圣人,怎么也不可能将我牵连到太子党中。”
李瑄拉着李适之的手,让李适之放心。
“就是不知道谁有机会拜相?”
左相空缺,一定会补,李适之心中猜想可能拜相的大臣。
“李林甫一定会举荐一个容易控制的大臣为相,像是开元末年一样,独断朝纲。”
李瑄猜测会是工部尚书陈希烈。
此人依附于李林甫,且资历足够,性情谦柔,容易控制。
“工部陈尚书……”
李适之也想到这个名字。
“孩儿势已成,不可更改。宰相毕竟是在圣人之下。不论谁为相,李林甫都难以动我!”
李瑄向李适之说道。
如王忠嗣、章仇兼琼,以及以前的皇甫惟明,都不把李林甫放在眼里,可李林甫身为首席宰相,却拿节度使毫无办法,只能用计策、陷阱,去对付节度使。
李瑄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去疏于防备。
“那太子如何……”李适之又问李瑄。
“如果太子没有大过失,圣人不会换太子。”
李瑄觉得李隆基有时候会借助李林甫打压太子,却不会一巴掌把太子拍死。
每一次李林甫将太子杀得丢盔弃甲的时候,都被李隆基叫停。
而且有的案子,李隆基不轻易牵连太子。
“局势复杂,七郎应该早去边疆。”
李适之总感觉李林甫这次不会轻易罢手。
“再观察一番!”
李瑄主要是怕李林甫的狗腿子乱咬人。
历史上即便韦坚案结束,韦坚身死,依旧以“韦坚党羽”为由,派人在江南搜寻,乱扣帽子,铲除异己,一直持续七八年,那些人趁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许多百姓被逼丧生。
五天时间,一晃而过。
杨慎矜用浑身解数,审问跟随韦坚一起的奴仆,和跟随太子的守卫。
数十人那口供出来后,却没有让杨慎矜高兴的信息。
几乎和韦坚在勤政务本楼说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