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99章(第3页)

李瑄又向李白的唯一子嗣李伯禽询问。

“回至尊,家父并没有未了的心愿。只希望简葬在钟山之下,头枕青山而眠。”

李伯禽拱手向李瑄回答。

“那是钟灵毓秀之地,适合长眠。”

简单埋葬,也符合李白的性格。

李瑄遵从李白的遗愿,将李白墓选择在钟山下。

李伯禽会为李白守孝三年。

今后的宗氏,也会选择留在金陵,在这座李白最喜欢的城市中,思念李白。

李瑄亲自为李白撰写墓志铭,并将李白的《临终诗》刻在墓志铭尾。

于钟山沟谷中,选择埋葬之地。

有李瑄参加李白的葬礼,不少官吏都随应,整个金陵的文人,都向李白拜祭。

李白逝去,李瑄虽走出悲伤,但他迟迟未离开金陵城。

于三月十五日,李瑄正式下令,改丹扬郡为金陵郡。

改江宁县,为金陵郡的郡治。

江宁城,依旧称为金陵城。

改钟山脚下的一个乡为太白镇,以缅怀长眠于钟山的李白。

三月二十日,李瑄召集金陵郡的文人士子,与文人们讨论当今时政,让他们尽管直言当今政令的弊端。

朝廷会正视他们的建议。

这些文人起初还不敢直说,只是夸赞李瑄的英明神武。

直到看李瑄的宽厚,才大胆直言。

一些小问题,李瑄记在心中。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文人们觉得自己前途渺茫,寒窗苦读,科举选士百里挑一,大多都没有出路。

在皓首穷经之中,无尽悲苦。

李瑄则建议这些对前途无法琢磨的文人,去学校、去当记者、去学医、从军当文书、去乡学教导孩童,现在乡学的待遇还不错,足以养家糊口。

另外就是参加其他一些如银行、印刷坊之类的工作;有条件的文人,还可以尝试经商。

不过李瑄也知道官位永远也不可能满足每一位文人。

当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李瑄已经决定继续扩大开科取士,让“举人”拥有成为官吏的资格。

使科举出现更多人才,以压缩门荫入仕的空间。

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个科举制度的国家,门荫入仕当越少越好,直至消亡。

因为官宦子弟,在父辈耳濡目染下,本就更容易考上进士。

李瑄像是朋友间聊天一样,与文人们交谈。

最终,李瑄还写了一首诗。

热门小说推荐
哥哥爱上的女神

哥哥爱上的女神

爱情是什么,亲情是什么,两者间混淆了又是什么结果呢?错误的放弃是什么结果,错误的坚持又是什么结果呢?他错误的放弃爱她,而他却错误的坚持爱她。过度在乎是魔鬼,过度贪婪是灾难。...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