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淞与李奕性格截然不同,他有武勇,崇拜父皇扬威边塞的故事。
雪满弓刀,千里奔袭,一战擒双可汗。
积年累战,共歼俘吐蕃士卒共五十多万,擒吐蕃雄主尺带珠丹。
西征大食,收复河中,逼死威名赫赫的呼罗珊总督。直接导致黑衣大食的开国君主被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篡位。
李瑄的故事,最得李淞崇拜。
是以,此次跟随父亲西征,他充满期待。
在李淞心中,父亲对兄长更严厉。
江山之重,纵然心中遗憾,李淞也不去埋怨。
他的母亲姜月瑶也一直劝导他不争。
因为父亲一定不喜欢。
以前的故事,历历在目。
姜月瑶是柔和的女子,她只想自己的儿子平平安安。
经过此事后,李淞的思维有些转变,如果父皇问他同样的话,他绝对不会如李奕这般回答。
他只会觉得钢铁是国家重器,是铠甲,是兵器,最多联想到农具。
知子莫若父,李瑄大概知道两个儿子的性格,所以没有问李淞。
十日时间,转瞬过去。
李瑄率领大军离开龟兹,他准备到达碎叶城,从千泉古道进入河中的西原、柘枝地区,再到达萨末鞬城。
曾经高山绝涧一样的千泉古道,经过数万战俘,七年的修建,天堑变通途。
在千泉古道的中间,原本西突厥可汗的避暑之地,还修建一座城池,为千泉城。
这里大部分都是从远方迁徙的汉人,借助丝绸之路,发展迅速。
李瑄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到达群山之间的千泉城。
大军休整十天,李瑄慰问从中原万里迢迢迁徙而来的汉民,明确要求千泉令,尽可能地满足千泉城百姓的需求。
西域,有非常多因除贱为良被流放至此方豪强大族、官吏亲属、奴仆、后代。
对于他们的处理,李瑄的意见是从紧到松。
只是将他们限制在某个区域,分发耕地、牲畜劳作。
现在他们对朝廷必然有怨言,但时间会磨灭一切,三代以后,他们会忘记仇恨。
八月,李瑄到达萨末鞬城。
此时,河中地区,昭武九姓故地,遍地大唐玄龙旗帜。
临时的牧场、马圈,星罗棋布。
一个个仓库拔地而起,堆积如山。
大唐禁军四万五千余,诸都督府远征军七万余。
西域三十六国、葛逻禄诸部、回纥诸部、突骑施诸部等共骑兵五万。
吐蕃骑兵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