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着宋景韫每日回来时,吃饭时都味如嚼蜡,却还是满脸笑容地夸赞一句“娘子手艺真好”,再将满碗的饭食都吃个干干净净,江米夏这心里头愧疚感满满。
小赘婿每日辛苦读书成为了秀才,为家中免去了许多田税,可以说为家中出了极大的力气,她身为娘子,却连最基础的可口饭食都做不出来,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提升厨艺显然也没什么效果……
思来想去之后,江米夏决定一日三餐的,从外面买了回来吃。
这个时代没什么添加剂地沟油,且广告效益也大都依靠口碑,外头卖的饭食大都是真材实料且可以入口,买回来吃经济方便,也算是一桩不错的事儿。
于是,江米夏开始了每日到街上寻找各种美食的任务。
今儿个晨起是豆浆油条,晌午是八宝饭、烟熏鸡,晚饭是酱肘子,溜藕断,葱油花卷。
明儿个晨起是豆腐脑,肉包子,晌午饭吃糖醋鱼,炒什锦,晚饭则是白菜炖肉,豆腐汤……
可以说,每天都不带重样的。
眼看着小赘婿吃的香甜,自己也大饱口福,江米夏觉得这个办法实在是好,甚至问那些干净卫生,滋味做的也好的酒楼和饭庄各自要了菜单回来,自己定上一个十日的食谱。
每日按着食谱去买饭回来,简单方便。
这日,江米夏拎着糯米鸡,红烧茄子还有扬州炒饭回家,思量着晌午该做个什么汤时,便瞧见巷子里头几个大婶和大娘在说话。
第169章抢了盐
深秋天气,早晚有些寒意,但晌午时日头晒得极大,也暖和的很。
如村中一般,这县城里头各家做针线活的妇人喜欢凑在一起,一边互相帮衬着做活,一边聊聊天。
这聊天的内容,大都是八卦四邻或者分享各自获得的情报。
譬如这家的猪肉降了价,那家的米铺这两日分量足、秤给的高,布庄这几日有便宜的布头卖。
又或者,谁家的姑娘出了嫁,哪家的小子有了出息,谁家新增添了新的营生门路……
总之,各自交流一番,好在遇到事情时,能够互相扶持帮助。
这样的相处方式,在没有宗族庇护的县城中,是基层民众常见且常用的。
江米夏对这些习以为常,但在经过后,隐约听到了那些人的聊天内容。
“这就是那个家里成天家里头不见灶房冒烟儿的小娘子吧。”
“就是她,看她拎着食盒,估摸着又是刚从酒楼里头回来。”
“不知道买的什么菜,闻着怪香的。”
“咋的,嘴馋了?”
“嘴馋啥,家里头又不是吃不起肉,我跟你说,可别学她这幅模样,平白糟蹋钱呢。”一个姓牛的妇人撇了撇嘴。
“糟蹋不糟蹋吧,外头那些酒楼里头做的菜的确是要好吃许多呢。”
“可也是真的贵!就拿这荤菜来说,一只鸡买起来才几个钱,可酒楼里头给你一拾掇,一炖的,得翻三四倍呢,那素菜就更别说了,一个茄子才两三文钱,可酒楼里给你一炖,一个菜就问你要好几十文那,坑死人呢。原本动动手就能做的事儿,非得懒得要死,去这般的花钱,这叫啥,这叫作!”牛氏喝道。
“你这么说也是,老人常说,小嘴吃倒泰山,这吃上头若是不计较的话,真真儿是要把一个家给吃垮了呢。”
“看她家那个小郎君白白净净,说话细声柔语的,一看就是个管不住她的人。真是造孽啊,这样好的一个小郎君,摊上这么个败家娘子。”
牛氏接着道,“我若是那个小郎君,当真是一日也忍不了,爷们赚钱那般辛苦,她在家做不得贤妻,得赶紧休妻出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