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护国寺祈福(第1页)

杨三娘和李明翰说着话,不知不觉话题就跑到他那位好友沈洄身上了。

据李明翰描述:

沈洄他祖籍汴京,其家族自五代时便经营丝绸与漕运,至今已成邺京七十二行中有名的“锦云沈氏”。

沈家虽未出过进士,却因善打点官商关系,得特许经营江南生丝、蜀锦贩运,甚至为宫廷采办贡品。

家中田产遍布京畿,城外有庄园三处,汴河畔的货栈终日舟楫往来,伙计脚夫络绎不绝。

沈宅位于邺京内城御街西侧,五进院落青瓦朱檐,门首悬“积善传家”鎏金匾,影壁绘仙鹤祥云,取“商通四海”之意。

前厅陈设紫檀嵌螺钿桌椅,多宝阁上摆着汝窑天青釉瓶、海外贩来的琉璃盏;

后园引活水成池,太湖石旁植牡丹百株,春时花开如堆锦,专请西京画师绘《富贵长春图》悬于中堂。

家中仆婢三十余人,有账房先生两名、护院武师五人,连灶下厨娘亦穿绸衫——因沈母信佛,称“体面人家,蝼蚁不可辱”。

沈洄年方廿五,弱冠后便接手家中生意。他经常头戴镂花银丝幞头,身着湖蓝暗纹罗袍,腰间悬羊脂玉坠。

坠上刻“利缘义取”四字,乃范仲淹任应天府时题赠其父。

平日乘青绸轿往来于樊楼旁的茶肆,与泉州海商谈胡椒、龙脑买卖;

亦常赴大相国寺后的“彩帛行会”,手持象牙算筹与蜀锦商人议价。

柜坊中存交子三千贯,却偏用铜钱结账,因他笃信“钱过掌心,方知冷暖”。

每逢腊月,必命伙计以青竹扁担挑铜钱百贯,施粥赠药于城郊,汴京人皆道:“沈家郎君,有陶朱遗风”。

沈家虽富,却谨守“以商养文”的门风。沈洄书房藏典籍千卷,案头摆着苏轼新刊的《东坡志林》,墙上挂米芾草书《商训》一幅。

他每月初七设“清谈会”,邀太学生品茶论画,席间不谈金银,只以哥窑冰裂纹茶盏盛建州蜡茶,佐以苏州蜜渍雕花梅子。

士林对其褒贬不一:老儒斥“铜臭污了圣贤书”,年轻举子却多与之交好——毕竟沈家年年资助州学修缮。

沈洄更以“布衣”身份捐钱刻印《太平御览》百部,书页末行皆印“沈氏义赠”朱印。

有御史弹劾其“僭越礼制”,他却笑答:“《周礼》有云‘贾人足国’,某不敢忘本。”

官家闻之,反赞:“若天下商贾皆如沈氏,何愁国库不丰?”

杨三娘子对他啧啧称奇。

杨家人从李府出来后,阳光正好,却驱散不了众人心中那一丝因登徒子事件而生的阴霾。

杨娘子看着二娘和四娘,心中一动,提议道:“今日发生这等事,实在让人烦闷。不如我们去护国寺吧,诚心拜拜菩萨,祈求些福气,也让咱们心里能舒坦些。”

二娘和四娘对视一眼,纷纷点头。二娘笑着说:“娘这提议甚好,去拜拜菩萨,求个心安也好。”

四娘也附和道:“是啊,说不定菩萨保佑,往后咱们都顺顺利利的。”

于是,一行人乘坐马车,朝着护国寺缓缓驶去。

马车内,杨娘子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默默想着家中众人,眼神里满是关切与期许。

二娘和四娘则低声交谈着,偶尔发出几声轻笑,试图让气氛变得轻松些。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护国寺山脚下。眼前的护国寺,红墙青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寺庙周围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添几分宁静。

三人下了马车,沿着蜿蜒的青石台阶缓缓而上。

杨娘子走在前面,她身着淡蓝色的衣衫,衣角随风轻轻飘动。二娘和四娘跟在身后,三人的身影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和谐。

来到寺庙前,杨娘子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香火气息,心中的烦闷顿时消散了几分。

她转头对二娘和四娘说:“咱们进去吧,好好跟菩萨说说咱们的心愿。”

二娘和四娘笑着看向娘,乖巧地点点头。

热门小说推荐
逃荒:她从空间掏出千万物资

逃荒:她从空间掏出千万物资

穿成丫鬟不可怕,可怕的是她刚穿来,就要跟着便宜相公去逃难,朱珠心里慌得一批。为了活下去,不被抛弃,她紧抱便宜相公大腿,最后甚至还用上了美人计。他们相互扶持一路走过惊险难熬的逃难路,刚安定下来,就有人来和她抢男人了...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穿越到古代寒门家里一穷二白王渊却开始败家了!红糖里面淋泥巴猪油里面加石灰水官盐倒入池塘里官酒放到锅里煮火烧活牛尾巴见到乞丐就发钱这些千奇百怪败家法门让大业皇族门阀世家豪绅坐不住了因为一路败家的王渊竟然越败家越有钱不仅成了天下最大的富豪连天下都快成这个寒门败家子的了!...

封神战婿

封神战婿

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有绝世无双的战力和医术,但为报恩,褪去荣耀,忍辱五年,却发现自己报错了恩情黄泉一怒,伏尸百万黄泉出征,寸草不生!看他如何挽回真爱的芳心,纵横都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