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位看上去颇有学识的文人雅士站了出来,他笑着说道:“杨娘子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这三文钱,倒也不算多。既然是为了招亲,大家就别太计较了。”
听了雅士的话,一些人觉得有道理,便不再言语,纷纷掏钱付了茶钱。但仍有一些人心中不满,嘴里嘟囔着,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杨娘子放下锣槌,双手交叠在身前,脸上挂着和蔼且不失威严的笑容,扬声说道:“各位才俊,各位乡亲!今日我杨家举办这比文招亲,旨在为我家几位待字闺中的女儿觅得良配。我杨家女儿,自幼研习诗词文章,才情俱佳。”
说到此处,她眼中满是自豪之色,环顾着四周的人群,那目光仿佛在向众人展示杨家女儿的优秀。
杨娘子稍作停顿,接着说道:“此次比文,规则如下:以‘自由’为诗眼,在三盏茶的时间内创作一首诗。诗的体裁不限,诸位可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势比划,试图让规则更加清晰明了。
众人听闻,纷纷露出思索的神情,有人微微点头,似乎已有了思路;有人则皱起眉头,在脑海中搜寻着灵感。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衫的年轻书生,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在听到规则的那一刻,灵感如泉涌般袭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自己接下来的创作充满信心。
“为何以‘自由’为诗眼呢?”人群中有人发出疑问。
杨娘子笑着解释道:“自由,乃是人生一大追求。希望通过诸位的诗作,能让我家女儿看到各位对生活、对理想的感悟。这不仅关乎才学,更关乎心性。”众人听了,纷纷表示理解。
此时,春雨带着丫鬟们已经将茶水摆放在了临时搭建的桌案上,热气腾腾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杨娘子接着说道:“时间有限,诸位这便开始吧。”
众人赶忙各自找了位置坐下,有的迅速研墨,有的则托着下巴,闭眼沉思。那位身着淡蓝色长衫的书生,率先提起笔,笔尖在墨砚中轻轻蘸墨,略作思索后,便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只见他的笔锋游走如龙,不一会儿,一首诗便跃然纸上:
《自由逸梦》
云游天际任西东,心若闲云意自雄。
野鹤翱翔天地阔,清风相伴梦魂通。
不拘世俗千般束,独向山林觅远鸿。
愿化扁舟江海上,逍遥岁月韵无穷。
他写完后,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轻轻吹干墨迹,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旁边一位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文士,一直眉头紧锁,时而抬头望向天空,时而低头在纸上写几个字又划掉。终于,在一盏茶过半的时候,他似乎有了主意,笔下如行云流水般写下:
《悟自由》
尘世劳形心未休,欲寻真意解羁囚。
山川踏遍情方畅,书史研穷志始遒。
摒弃浮华求自在,远离喧嚣觅清幽。
一朝参透自由味,方晓人间乐可留。
与此同时,一位白衣少年,眼神清澈而灵动。他手握着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兴奋。他时而咬着嘴唇,时而又快速地写下几行字。在第二盏茶快要结束时,他也完成了自己的诗作:
《自由之向》
年少心怀自在风,欲如飞鸟破苍穹。
星辰作伴情无限,笔墨含心意未穷。
不惧崎岖寻梦路,唯期洒脱笑尘中。
他年若遂凌云志,天地逍遥处处通。
在角落处,一位留着胡须的大叔,神情沉稳。他慢悠悠地研着墨,仿佛并不着急。待第三盏茶开始,他才不紧不慢地提起笔,写下:
《自由之境》
岁月如流叹世匆,心期自在觅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