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于伤痕文学,我不做过多的表述和评价,只能说是特定时期出现的特定产物。
关于《富贵的一生》这本书。我不认为这是属于伤痕文学。
《富贵的一生》没有那么多的批判性,和宣泄的意味。就是实实在在的讲述了一个人经历的一生。
要说思想和立意,可能更多的是在阅尽苦难之后的一种真理追求。”
得到了答案,马尾女孩眼睛弯成了月牙,朝他甜甜一笑。
许三多在人群中寻找下一个提问者,却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
王佩佩和周雅茹。
这两人也举着手,不过许三多并没有点她俩,而是从二人后排选了一个男生。
被选中的男生很是激动,
“三多同学,我是你忠实的读者,从《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就关注到你了。
之前《老兵的故事》发表之后,很多人都在说你是美化老jiang这一派系,你能说一下你写作时的想法吗?”
“首先感谢你的关注,其次,对于那些说我是GMD的笔杆子,说我美化GMD的评论。
我也不想去解释什么,一句话这么和你说。
在对外面前,一切为人民流血牺牲的子弟兵都是我们去尊重的英雄!”
许三多之所以敢当众说这句话,正是因为前几天《燕京文学》找上自己转载了《老兵的故事》。既然大佬们也默认了,自己说了也无妨。
周雅茹看着台上的许三多谈笑自如的样子,心中突然有些泛酸,刚才对方明明已经看见自己了,却连个多余的眼神也没给。
难道那个王家的女儿真的就那么好?
原本说好了半个小时的问答环节,愣是持续了快一个钟头。
一个个三多作家的粉丝,拿着准备好的本子排着队找许三多签名。
一看到这种场面许三多就感觉头大,为什么每次都是赶在吃饭这个点?
主任,主任呢?
许三多四下寻找主任的身影,可哪里还能找的到。
就在许三多站在礼堂演讲的时刻,
燕京大学校外停着一辆轿车里,许春明和一个看起来有几分贵妇打扮的中年女人坐在了后排。
“春明,你爸爸的事情有眉目了,等下次回来我去找找人打听打听,应该可以平反了。”
许春明机械的点了点头,隔着车窗注视着燕京大学的校门许久最终扭过头,
“姑,走吧。再晚赶不上飞机了!”
一个高光登台,一个黯淡离场。这一切是结束,还是开始?谁又能说清楚呢!
次日,
一则题目为《教育是认知的基础,认知是文化的道路》在《人民日报》刊登。
许三多的名字正式以文章作者的身份出现,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时间匆匆流逝,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老人家重要的讲话。
整个国家在经历了种种磨难,风雨飘摇之后,终于朝着前方迈开了大步。
这一天燕京大学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不寻常的气氛之中。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在异样的心情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而许三多也在这一天见到一位重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