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唐东都,通神宫金殿。
武帝端坐龙椅,一身龙袍,脚下是百官拜服,高呼万岁。
除了年迈的三朝元老崔元望被破例赐了一方矮凳坐着,其他官员皆是跪地听训,无不臣服。
“诸位爱卿平身。”女帝轻轻抬手,这无上的权力让她心中愉悦,说不出的畅快。
百官起身之间,忽然一阵凉风伴着漫天飞雪进了金殿。
紧接着就有太监进来报喜:“圣人,下雪了,下雪了!瑞雪兆丰年,这是上天知道陛下登基,特意为您赐下的祥瑞!”
“圣上恩德如天,心念黎民,宵衣旰食,这场瑞雪,就是黄天对陛下的认同。要是那李贤继位,只怕是一冬无雪,天厌之!”武三思接过太监的话茬,奉承女帝。
武三思这话一说,几乎所有大臣都跟着附和:
“哈哈……武大人说得对,废太子李贤无才无德,这种人怎配做天子?”
“李贤有陛下一半的能力,也不至于被黄天,被万民抛弃。他的下场都是他咎由自取。”
“一半?王大人,你太高看李贤了。他能赶上圣人的十分之一我都觉得他能耐。相比于李贤,当今陛下才是当之无愧的天子,否则老天怎会降下瑞雪?这不就是天命所归吗?”
……
女帝本就心情极好,这满天的瑞雪,加上朝中的奉承,更加让她喜上眉梢:“朕的能力自然远超李贤,朕忧国忧民,众爱卿同朕齐心合力,大唐不日便会迎来盛世。你说是吧,崔阁老?”
老迈的崔元望昏昏欲睡,被圣人点名,他也一丝未觉。
武三思推了推,崔元望这才惊醒,颤巍巍告罪道:“臣老了,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方才竟一时走神,漏听了圣言,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无妨,阁老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朕怎会为这点小事降罪于你?”女帝看了眼崔元望,心里越发有些空落落,这位大唐真正的肱骨,而今已是年近八旬,垂垂老矣。
“谁说阁老老了?我看这场瑞雪一下,阁老今天七十九,明天就该六十九了。”
官员一句奉承,却没让崔元望有多少笑容,他口中喃喃念叨着:“雪是好雪啊,天佑圣人,这场瑞雪是万民之福,天心向着圣人,我这把老骨头也能放心的向圣人告老还乡啦。”
“阁老这身子骨好着呢,圣上万岁,阁老百岁,您少说也得再伺候圣人二十年呢。”女帝身边的老太监高力士送上一句恭维。
朝堂上只一派祥和,盛世清平。
“报!殿下,急报!”一个太监匆匆进了金殿,喘着粗气下跪。
高力士拿了急报,使眼色让报信的小太监出去后,才转身回了女帝身边。
“哪里的急报?”女帝脸上笑容收敛,轻声问道。
“回禀圣人,是北境送来的。”高力士看了眼信函封面,双手就要将急报送与圣览。
刚说李贤无能,急报就送来了,这不就是天意吗?
女帝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
天降瑞雪,又有北境送来的好消息,今天可真是个双喜临门好日子。
“念!给朕大声的念出来!”龙颜大悦,女帝的调门也变得高亢。
高力士拆开信函,只稍稍一看,就已脸色大变。
女帝见高力士迟迟不吱声,她也看到老太监脸色不好,然而君无戏言,当着文武百官说出去的话,女帝怎么也不好收回去。
虽料定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女帝也没太当回事。
李贤那样的草包,想来是搞不出什么大动静。
“念吧。”女帝再出声,语气已变得平淡许多。
高力士咬咬牙,小心翼翼地照着急报细念,不敢有一丝一毫出错:“北境天武城躬奏圣听,巡察使武承嗣奉天命,集结商贾,稳定物价,本府棉花已由百文一斤,降至六十文。百姓无不盛赞武大人,感念圣人之恩泽。”
女帝听着急报,原本变化的颜色再次舒展。
虽然六十文不是极限,但也算武承嗣政绩斐然,高力士方才的脸色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了。
这急报算不上大好的消息,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