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停止战争!
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自从哈德良继位之后,罗马帝国便少再有征战,而是采取了“防守策略”、并将重点放在了帝国经济的发展。
在北部边境,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南侵、他在南部铸就了一道长城、把莱茵河上游与多瑙河上游连成一片,又在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哈德良长城”,以防御“蛮族”的侵入。
而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除了政治之外,哈德良便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对巫术的体悟与修行上,或许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令他对自身与天地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并对这其中的奥妙无比着迷。
渐渐地,由于沉迷在巫术之中、也由于帝国当时的稳定,他渐渐放开了自己对下方的监管,开始全力沉入进对巫术的体悟里。
也正因如此……
在公元132年的时候,哈德良犯下了自己一生之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当时他出巡巴勒斯坦、发现了耶路撒冷的所在之地似乎蕴含着无比的玄妙,便想要在其原址上另建一座新城,使之成为罗马人的居留地,供自己体悟其中的妙义。
由于当时他正研究着一门巫术研究得入迷、便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下面一趾高气昂的官员去进行交涉,同时也忽视了这是犹太人的圣地、是他们的家园,直接便导致了“第二次犹太战争”!
当战火燃起的时候,沉迷巫术的哈德良才终于醒悟,只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在得知罗马人要侵占自己家园的第一时间,所有的犹太人都站了起来、拼死反抗,甚至主动出击进攻起罗马的城镇,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了最大规模的起义。
为了保卫家园,犹太人们直接就杀红了眼,罗马帝国的军队也当即与之交战在了一起,而由于罗马人本身的数量就十分庞大,导致这场战争的结果也空前惨烈。
而为了不让帝国治下被犹太人起义军所摧毁,哈德良也不可能阻止军队的镇压,在帝国军队的铁蹄之下,当时的犹太人可谓是死伤惨重、足足58万人死在了罗马的土地上,这场起义才终于是结束。
期间……
哈德良不止一次想要与犹太人谈和,但对罗马帝国这“侵略者”的认知在犹太人们的脑中已根深蒂固,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谎话”,甚至连他的亲自出面都没有人理会。
他同时也一直在尝试着用巫术去阻止战争,但整个起义战争所波及的范围实在太大、战火已蔓延到了整个罗马帝国,任他的巫术再强也是分身乏术,在成功阻止一处战争的同时、其他地方早已经完成了交战!
而直到三年之后战争结束,看着那遍地的鲜血和尸骨、哈德良才明白自己到底犯下了多大的错事……
过去他没有能力阻止战争、只能顺应,如今他本可以不让这战争生起,却最终落得个如此结局。
在这一刻……
咔嚓!
哈德良的“求知之心”、也即是华夏道门所说之“道心”……
破碎了!
在他看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对巫术的沉迷、是因为自己对生命的枉顾,自己已然背叛了自己曾经的信念,又还有什么资格去进行追寻?
一念至此,哈德良当即便选定了自己的继承者,并开始巡游起那些战争所及之地,开始全力用自己的巫术送那些本不该死去的灵魂往生,并时刻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在他看来,当初的那些政客对自己的评价当真是一语成谶,自己的确是幼稚而虚伪,是彻头彻尾的伪善,像自己这样的家伙……
的确是无法担得起支撑帝国的重任!
如此……
一直到公元138年7月10日,哈德良终于完成了对所有灵魂的净化、回到了他在贝阿的庄园,最终因心脏衰竭而去世。
当然,这只是对外宣称,为的是能让自己顺利退下王位,他实际上是离开了帝国、隐姓埋名,开始以一名“流浪魔术师”的身份在罗马及周边国家周游。
这之后……
又过去了很长时间。
哈德良的“求知之心”虽依然不得修复、心态却渐渐平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原谅了自己,恰恰相反,越看到各方城镇的祥和景象、人们的安居乐业,他就越感觉到自己的罪孽深重。
只是,他逐渐接受了这个罪孽深重的自己,并踏上了一条“赎罪”的道路,他开始在周游的过程里救助途中遇到的流浪者、替弱小者驱赶欺凌,并将巫术伪装成魔术进行表演,以换来人们的笑容。
这虽丝毫不足以填补他的罪孽,却也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就这样……
哈德良游历了很久很久,身边也渐渐多出了一帮跟随之人,他们大多是因战争而无家可归孤儿或残疾,被他的巫术所治愈、并选择了同他一起去帮助其他人。
只是,随着他们队伍的逐渐庞大,也渐渐被各个国家所关注,正好此时的哈德良也因年迈而力有不逮,也便选择带着众人回到了罗马,在故土的边上找了一处无人问津的森林、当作居住之地。
而或许是因为周游多年有所感悟、又或许是内心已然放下,当彻底静下来后,哈德良多年未曾长进过的巫术修为一下子突飞猛进、像是突破了某个巨大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