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眼下最需要及时理清的,显然是新概念比赛的情况。
方星河上辈子没有特意关注过这玩意儿,直到看了班主任老房给房雨婷做的全套分析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前因是自1997年年末开始,国内的舆论界忽然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然后吵得甚嚣尘上。
快要倒闭的《萌芽》杂志,跟风凑热闹,搞了一组系列文章。
题目是《教育怎么办》。
大家吵着吵着就吵出了共识,舆论界认为,中学语文教育已经面临巨大危机,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方星河不了解现在的情况,不予评判。
但是很显然,教育界对此是重视的。
于是《萌芽》牵头,联合了北大复旦等7所重点高校,组织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
理念是“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
除了要将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年龄30岁以下之外,再没有任何限制,想写什么写什么。
在宣发方面,因为太急,所以动作不大。
只有报纸、萌芽月刊、部分地区的教委传达了信息。
不过宣发的仓促并不意味着社会对此不重视,11月13日登报的新闻,几天后跟进的报纸杂志已经超过50家。
再看评委名单,那么多知名大作家来给中学生作文比赛打分,简直离谱。
方星河心中立即生出一种更容易理解的对比。
这阵仗,基本相当于要在2025年搞一场高中生版的《偶像练习生》,举办方是北电中戏中传,评委包括顶流、影帝影后、各大影视公司高层,多家媒体跟进宣传,所有年轻女孩都在等待节目播出……
真的挺夸张了。
只是农安这城市太小,在纸媒时代对新信息的反应很迟缓,所以才显得格外平静而已。
瞧瞧房头给房雨婷收集了多少资料,聪明人都在抢跑。
想想也挺庆幸的,如果不是房雨婷要参赛,再加上掏裆多嘴,可能直到比赛结束方星河都没有收到消息。
这是什么?
这叫天命在我。
方星河喜滋滋的继续往下看。
新闻中特别提到:复赛获奖者将被联办大学重点关注。
老房收到的信息是,如果应届生的复赛表现特别好甚至有可能得到保送。
看来新概念头几届爆火的根源,就在这儿了。
方星河现在才明白,初始热度根本不是韩涵带来的,而是新概念的热度成就了韩涵,之后韩涵又以他独特的传奇性反哺了新概念。
最终双双爆火,互相成就。
所以,这正是方星河最需要的战场和舞台。
看一眼报名规则和赛制,比赛总共分ABC三组,A组是高三应届生,B组是高三以下在校生,C组是30岁以下社会人士。
“那我就是报B组了。”
韩峰,是一个具有电脑奇才的商人,他的出现必将改变未来。最让人好奇的还不是他技术和战术,而是他的为人和处变,他将商业提升到了一种道的境界。为何那么多商界大佬对他如此尊重,为什么那么多美人佳丽萦绕左右,为何他的人生到达巅峰而不挫,到达低估而不衰,重临君位而不乱,进退取舍起伏尽在此文!...
...
...
...
...
一本踏入官场路的镜子和教科书。一个小科长,偶然的机会给他抓住了,适逢其会,参与并卷进领导之间的争斗里。他也因此在仕途中,连连高升。一个仕途上极为顺利的女人,升官到市长后,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阻力,多方压力下,就为那一步走错,还能不能够回头?小科长升官后,既为马前卒,又在情感上与市长纠葛不舍,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