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三章 离经叛道快刀斩乱麻(第2页)

“吴王殿下要办军事学院,贫僧建议燕王也入军事学院读书,拜吴王殿下为师。”

“如此一来,吴王殿下虽然是燕王的侄子,却亦是他的老师。”

“燕王从此唯吴王殿下之命是从。”

朱允熥双眼圆睁,盯着道衍和尚,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让燕王朱棣拜自己为师?

那可是自己的亲叔叔?

这合适吗?

“有何不可?”道衍和尚却不以为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吴王殿下虽然年少,亦是晚辈。”

“但学识渊博,见闻广阔,才思敏捷,俱在燕王之上,担得起燕王之师。”

“何况,殿下是皇孙,辈份较低。如今的梁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等诸多武将勋贵,无一不是殿下的长辈。”

“若仅仅因为对方辈份是皇亲国戚,辈份又比殿下高,就不能入军事学院拜殿下为师读书,那殿下这个军事学院最初的目标,可就永远也实现不了!”

“贫僧让燕王带头拜殿下为师,殿下的其他亲戚长辈,就再也说不出反对的理由了。”

“此事方可顺利开展。”

好像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老朱的儿女,与武将勋贵们联姻的,不在少数。

儿子娶武将勋贵之女,女儿下嫁武将勋贵或其子。

算起来,那些位高权重的武将勋贵,倒有一大半都是皇亲国戚。

而且还都是他的长辈。

谁让朱允熥年岁小,辈份低呢?

若以辈份为由,拒绝拜师入学,那他的军事学院计划,还未办就先夭折了。

之前朱允熥也曾想到这一点,却多少感觉有点束手无策。

他再聪明,辈份也摆在那里,改变不了的。

有燕王带头,打破常规礼制,未必不是一个办法。

只是就连朱允熥也很清楚,在这个礼教吃人的时代,礼制约束有多严重。

连他也没有去深想。

这一点上,朱允熥很佩服姚广孝。

可不是什么人都敢于打破框架,跳出礼教的约束。

果然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妖僧!

难怪他能在儒学最盛行的时候,写出《道余录》。

实际上,姚广孝被后世骂为祸乱天下的妖僧,辅助燕王造反夺得天下,只是一个其小的原因,占比甚至连一成都没有!

相反,很多人还是认定他此举有再造社稷,重定乾坤的功绩。

真正让他背上千古骂名的,恰恰便是他后来编写的《道余录》。

姚广孝在书中对程朱理学,进行了大量无情的批驳。

更是认为理学大家朱熹的理论,全部都大错特错!

那才是真正捅了马蜂窝。

遭到天下读书人的群起反对,自此骂名滚滚而来!

热门小说推荐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