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献王向吴王告密,通政司众官员玩忽职守,压朝臣奏章而不报。
吴王大怒,令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士奇,燕王之子,皇孙朱高煦持御赐宝刀,赴通政司捉拿犯罪众官。
自通政使以下,尽皆处斩。
当日,朱高煦又带着一干锦衣卫,拿着装了通政司众多官员人头的匣子,挨家挨户,给京中五品以上官员传阅观看,以示警告,为后来者戒。
消息传出,举朝震惊。
一方面是惊讶吴王手段之狠厉。
想不到他小小年龄,又刚刚监国,竟然就敢将通政司的大小官员全给砍了。
这份气魄,委实惊人。
另一方面,更让京官们目瞪口呆的是,吴王、献王、燕王,此三人竟然联手了!
这……
许多人开始时,还不敢相信这一消息。
这怎么可能呢?
但后来确实打听到献王此前亲自去吴王府的消息,并传出其喝童便以治病的传闻。
再加上带着锦衣卫登门的人,又真的是燕王之子朱高煦,便让官员们不得不信了。
这番变故来得太突然,又太出乎意料之外。
仿若一日之间,整个朝局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官员们私下四处奔走,皆在悄悄商议,是不是该重新站队了呢?
献王殿下都背刺了,还怎么支持他?
听到消息的朱允炆,气得当场吐血,险些再次昏迷。
……
燕王府。
“什么?煦儿拿着父皇赐的宝刀,去杀了通政司的官员?”
朱棣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煦儿虽然淘气顽皮,却也是明事理,知道事情轻重的,绝不会如此行事。”
朱棣一把揪住来报信之人的胸口,道:“煦儿是不是受了杨士奇的胁迫?”
他目露凶光,道:“他杨士奇好大的胆子,竟敢胁迫皇孙,真当本王好欺侮吗?”
那名报信的下人,还从未见燕王发过如此之大的火气,顿时吓得颤颤兢兢,又不敢不具实呈报,道:
“据现场亲眼目睹的人回报,小王爷手持宝刀,大喊着“杀了,杀了,全部都杀了”,神情兴奋无比,并没有半分被胁持的迹象。”
“去其他官员府上时,也是十分得意,威风霸气,颇有几分……耀武扬威的味道,看起来非常高兴,绝不像是被人逼着。”
“砰!”
朱棣狠狠用力一推,那人顿时被推得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他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踉跄。
数日前,朱棣便收到了姚广孝写来的书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向他请罪。
告诉他天命有变,从前所图谋之事,再也不成。
同时,又极尽吹嘘朱允熥之能。
并劝朱棣弃暗投明,悬崖勒马,从此安心做一名藩王,不再想夺取大位之事。
甚至还要他打破世俗礼制,拜朱允熥为师,助他兴办军事学院,以此来表忠心。
刚收到信的时候,朱棣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