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榆林镇也称延绥镇,为九边重镇之一,位于万里长城的中段,为边陲重地,也是大顺与蒙古人交战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由于长城防御体系无法主动彻底解决河套蒙古问题,因此河套蒙古一直威胁着陕北地区。
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才多,然其地最贫瘠,只能倚靠朝廷调拨钱粮。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榆林人至死无怨言,一次次迎击河套蒙古的进攻,甚至主动出击,把伊克昭盟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攻入河套草原,对蒙古人进行“捣巢”和“赶马”行动。
榆林虽然孤悬塞外,但“士马健斗”,固若金汤。除了明末被李自成攻陷外,榆林再也没被从外攻陷过。
两天眨眼就过去了,就在京城为大战做着准备的时候,榆林镇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与其他边镇不同,榆林镇依然保持着前明的习俗,城里没有普通百姓,住的全是官兵的家眷,而且可以子承父业,世代为军。
夕阳西下,家家炊烟,到处都能看到追着跑的孩童,还有不时提水择菜吆喝责骂自家孩童的妇人。
同这些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孩子相比,那些贴着墙根儿、挨着路口蹲着的一些兵丁和青壮都是蔫蔫的,忒没精神。
就连不远处总兵府外当值的士卒也没了往日的锐气,木然地守在那里。
一阵马蹄声传来,一行二十余骑向总兵府大门驰来。
蹲在那里的兵丁和青壮都站了起来,他们认出了为首之人正是新任榆林镇副将。
那些当值的士卒也认出了,朝榆林镇副将木然地行了一礼。
榆林镇副将勒住了缰绳,目光先是望了望不远处的兵丁和青壮,接着又望向门前神情木然的士卒,他在心中将二皇子和女真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那日,他们一连收到两封先锋营的求援信,可二皇子正在气头上,不肯立即出兵,非要等第三封求援信,结果等来的却是数万正白旗骑兵出现在战场的消息。
被吓破了胆的二皇子强令总兵取消救援计划,率领大军一口气退到了长城边上,得知先锋营全军覆没后,又率领大军撤回了榆林镇。
逃兵!这两个字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榆林人的心。
但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为了逃脱罪责,二皇子及其部下捏造事实来保护自己,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到了缮国公石光珠和先锋营头上。
另外,为了让知道内情的榆林镇诸将闭嘴,二皇子以皇帝的圣名和皇室的脸面作为威胁。
不在军报上签字,是榆林镇诸将最后的坚持。
今日清晨,女真人大张旗鼓的将缮国公石光珠的尸身和那面大旗送到了长城下。
女真人的行为无疑是狠狠地打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盖着残破大旗的石光珠尸身被送回榆林镇时,所有“逃回来”的士卒都像抽干了浑身的精气神,没了往日的锐气。
他明白,若是不能与女真人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将心中的那口气发泄出来,时间久了,这些士卒就真的废了。
想到这里,他在心中又将二皇子问候了一遍,翻身下马,大步向大门走去。
天边那轮落日突然变得血红血红。
书房里的光线已经暗淡下来。
一名亲兵点亮了书案上的灯笼,退了出去。
榆林镇总兵闭着眼坐在书案前,明灭的烛光照得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阴晴不定。
榆林镇副将匆匆走了进来,见到总兵那副神态,先是一怔,接着走了过去,轻声问道:“大帅,这么着急叫卑职来,有什么大事吗?”
总兵这才挣开了眼睛,从案卷中抽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