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海,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部。
刚刚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不久的郑振铎,打开了成舍我从北大寄过来的一封信:
“警民谨启: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今京城之地,惊现一奇人,名为秦九章。他本为西城一人力车夫,然近日翻译多篇稿件投至《晨报》,水平令人惊叹!
《京报》等报亦登其照片。
吾随信寄秦九章译稿数篇,立意颇为高远,行文极有新文化之风。已征得其同意,可刊付印刷。
敬候回谕。”
读完信,郑振铎立刻看起了信封中几篇剪下来的报纸。
成舍我很贴心,还随着寄过来了《字林西报》上对应的英文剪报。
读了一会儿,郑振铎就意识到这个叫做秦九章的人力车夫翻译水平确实相当高。
编译所的重要工作就是编译国外作品,所以他看过很多译作。
秦九章的译文看似行文质朴,毫无辞藻堆叠,也没有任何文言风,但不着痕迹的质朴文风其实很难。
而且这种文风正是白话文运动最想看到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简约而不简单。
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郑振铎又看了信封中《京报》邵飘萍和《晨报》王统照的两篇新闻稿,知晓了前因后果,更觉事情不简单。
他忍不住啧啧称奇:京城真的出了一号不得了的人物!
“大新闻!大新闻!”
郑振铎带着这堆资料到了监事办公室。
如今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一职尚且空缺,编译所的工作暂时由监事张元济负责。
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大元老,第一任董事会主席(后面又当了几任,在职时间非常久)。
去年张元济辞去经理一职,改当监事,摆脱了很多日常事务,专注于出版业务和商务印书馆的管理工作。
“警民,坐下说。”张元济道。
郑振铎这才看见屋里还有《申报》的大老板史量才。
“史老板。”郑振铎恭敬道。
史量才喝了口绿茶:“不用见外,我经常来。”
郑振铎把材料放在张元济的桌子上:“先生您看!京城的大新闻!”
张元济先拿起带有照片的《晨报》、《京报》,旋即笑道:“量才,刚才你还来跟我聊京城奇闻,这不,你说的秦九章的报道就来了。”
“秦九章?”史量才放下了茶杯。
“是的。”
史量才立刻起身拿起报纸:“没想到你们商务印书馆的速度比我还快。”
郑振铎说:“赶巧了!京城的一位朋友给我写了封信,推荐他的译文,顺便剪下了几页报纸寄给我。”
史量才是民国的超级传媒大佬,已经通过电报得到了一些消息。
韩峰,是一个具有电脑奇才的商人,他的出现必将改变未来。最让人好奇的还不是他技术和战术,而是他的为人和处变,他将商业提升到了一种道的境界。为何那么多商界大佬对他如此尊重,为什么那么多美人佳丽萦绕左右,为何他的人生到达巅峰而不挫,到达低估而不衰,重临君位而不乱,进退取舍起伏尽在此文!...
...
...
...
...
一本踏入官场路的镜子和教科书。一个小科长,偶然的机会给他抓住了,适逢其会,参与并卷进领导之间的争斗里。他也因此在仕途中,连连高升。一个仕途上极为顺利的女人,升官到市长后,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阻力,多方压力下,就为那一步走错,还能不能够回头?小科长升官后,既为马前卒,又在情感上与市长纠葛不舍,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