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1章(第1页)

第131章

你说你一个刊载通俗文学的杂志,和我们搞现实文学的杂志抢什么稿子。

应该说,这个时代即使是文学界也是有鄙视链的。

通俗文学的地位比民间传说高不到哪里去。

张德宁苦口婆心劝道:“胡老师,我还是觉得你应该把全部精力用来创作新作品上。你的那部《孩子王》写得真好,不比当今文坛的一些前辈差。而且小说立意极好,可以和当今流行的伤痕文学形成一定的互补作用。

我对你的这部小说很有信心,只要后半部分有前半部分的水准,小说发表后,你很有可能红遍全国。到时候,知青文学在评论界和读者中的影响力,也不会比伤痕文学差多少。”

《燕京文艺》是伤痕文学的主要阵地,杂志每期发表的这类作品能占总版面的一半以上。

杂志受内容影响,销量同样不少。

张德宁记得,杂志的销量巅峰期是在78年,最高时单期销量在四五万册。那时,《燕京文艺》因为转载刘心午的《班主任》,而被读者所熟知。

也是从那时候起,尝到甜头的《燕京文艺》决定跟随主流,将大部分版面用来刊载“伤痕文学”。可以说,一定时期内,这一策略起到了效果。

可是自去年起,“伤痕文学”似乎魅力不在。

不,应该说在文学界和评论界,“伤痕文学”还占据着主流。

去年,先后有几部作品取得不错的口碑,比如在《当代》杂志发表的长篇小说《将军吟》,发表于《红岩》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这几部小说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就销量而言,完全无法同该类文学的集大成者《伤痕》相比。

更别说和胡为民的《甜蜜蜜》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前两者销量最高时不过五六万册,而《甜蜜蜜》连载期间,最高超过两百万份。

伤痕文学的头部作品在民间销量都如此一般,其他作品又能好到哪里去。

真正决定一家杂志社生死的读者似乎对伤痕文学厌烦了,倒是一些打着伤痕文学旗号的小说,销量似乎还不错。

说到底,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是不少,但他们中大多数是抱着一腔热血去奋斗的。现在,一些作家打着为他们好以及反思的旗号,把他们的过去贬低得一文不值,他们真能坦然接受?

不能!

他们不是不说,只是他们的声音没有主流文学界大而已。

但,《孩子王》不同的!

这部作品肯定了知青们的付出,在反应残酷现实的同时,激起了他们“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

张德宁敢保证,这部作品发表后,绝对会引起全社会讨论。

其影响力,绝对不是《甜蜜蜜》可以比拟的。

越是明白其价值,越是惋惜,她恨不得将胡为民关在房子里,每天二十四小时全都用来写书。

胡为民也就是不明白其“邪恶内心”,要是知道,绝对会唾弃她的邪恶想法。

“胡老师,《故事会》是双月刊,你即使创作慢一点,也能赶得及,但我们《燕京文艺》可是月刊啊,越早发表,你也能越早拿到稿酬,不是吗?”

张德宁换个角度继续劝。

名气和金钱,你总得选一个吧?

她就不信了,她一个当编辑的,还劝不动作家?

果然,张德宁这番话还真让胡为民沉思起来。

他想到《故事会》从下一期开始,要连载《甜蜜蜜》。

《黄飞鸿》写得再快,开始连载说不定都到下半年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先集中精力搞定《孩子王》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末日丧尸女王

末日丧尸女王

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她,叱咤丧尸界的女霸王。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他,人类最顶尖的丧尸猎手。ampampa...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