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4章
很快,关于宫女士的谣言在电影厂基层传播开来。
宫女士因为沉浸在角色塑造中,一直没有察觉。
等她发现端倪时,已经为时已晚。
“我就说这个小宫是个不省心的,你看她那狐媚样子,肯定勾引过不少男人!”
“你们说,她之前的角色......”
“呵呵,我看啊,她八成是干了!”
宫女士突然发现,周围人对她的态度变了。
以前的和和气气不见了,他们看她的眼神,不是厌恶,嫌弃,就是带着隐晦的淫邪。
她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当她得知真相后,她非常气恼,抓住人就解释,“我没有做过那些事,那都是对我的污蔑!”
“我没有陪睡编剧,更没有陪睡导演,你们要相信我啊!”
她很努力地解释,甚至不惜恳求被谣言牵连的编剧出面为她作证。
但没有用,因为性道德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谣言一旦涉及“性越界”,受害者往往被默认“有罪”。
更何况,这是本身就是一场为针对宫女士而精心设计的性丑闻骗局,加害者给她贴上“贱女人”,“骚货”,“荡妇”等标签,让她失去话语权。
当谣言彻底传播开来,他们相信的不再是证据,而是自己相信的东西。
看到这里,龚小雪一阵胆寒。
她害怕了,真的怕了。
之前,龚小雪还天真地以为谣言没什么大不了。
她只要放弃女主角,别人不会再拿她怎么样。
直到她看到胡为民的《谋杀》,她才隐隐意识到,谣言的威力。
如果北影厂的人都认为她真像谣言中所说的那样......
龚小雪浑身颤抖,脸上如同失去血色一般,惨白一片。
就在她愣神的功夫,胡为民又写完一页稿纸。
“宫女士因为周围人的对她的误解以及嫌恶的目光,整个人变得异常敏感。她已经没法把心思用在揣摩角色上,厂里针对她的谣言,让她几无立锥之地。
她也想过找导演,找厂里领导求助,可编剧的下场,让她迟疑了。
可怜的编剧,因为帮她说话,成了和她同流合污的坏分子。
就在她心灰意懒,想要放弃女主角时,有多家报社派出记者,采访她这个不务正业,专门勾引男编剧,男导演的“荡妇”,和“贱女人”。”
记者们的提问非常犀利,每个问题都在戳她的痛处。
她很努力地在回答记者的问题,但记者根本不关心她这个受害者,反而兴致勃勃讨论她的“绯闻”对象都有谁。
即便如此,宫女士还没有完全绝望。
直到第二天,她发现报纸上都是关于她的花边新闻。
记者们断章取义,甚至别有用心,将她的回答挑挑拣拣,专门刊载一些争议大的回答,以求引起读者们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如果是一份报纸也就罢了,关键是在多份报纸关于她的报道里,她都被塑造成了谣言中的那个“荡妇”和“勾引男人的贱女人”。
没有人关心她真正的回答,也没有人想要知道真相是什么。
此时,经过舆论发酵,全社会都陷入到针对宫女士的讨论中。
而宫女士,已经事实性的,陷入了社会性死亡。
此时,龚小雪看到这里,心脏一阵剧烈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