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9章
营业员的语气都带着一丝不可置信,可见这个成绩有多夸张。
“单店日销一百册?”
何成伟知道胡为民的小说卖得好,可没想到卖得这么好。
“今天呢,卖得还是那么好?”
“唉,今天不行。”
何成伟心里一沉,皱眉道:“怎么,难道销量高就那么一阵?”
“倒也不是,只是我们书店库存不多了,在追订的书没到前,只能采用限购。唉,太影响销量了。”营业员叹息道。
两人正说着,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大哥走到柜台前,满怀希望地问:“同志,《孩子王》还有货吗?”
他身后还有四五个人,同样七嘴八舌的询问着有没有存货。
“大家明天再来吧,今天真没了!”营业员无奈道。
人群发出失望的叹息,却仍有人不甘心地徘徊在书架旁,手指划过空荡荡的展位,仿佛这样就能变出一本来。
何成伟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来得早!
他想起两天前在沪上火车站报刊亭看到的一幕:几个年轻人为了最后一本《孩子王》差点争执起来,最后是老板出面,答应明天优先给他们留货才平息。
“这哪是卖书......”何成伟喃喃自语,“这分明是抢粮啊!”
不过,这年代小说就是人们的精神食粮,遇到优秀小说,书店又没有多少库存时,还真要靠“抢”。
他想起了来时社长和主编的嘱托,额头微微发汗。原本还想着慢慢谈条件,现在看这架势——要是这次说服不了胡为民,以后可能都没有合作机会了。
只是,他又担忧起来。
胡为民现在现实文学写得那么好,还会写通俗小说吗?
毕竟,现实情况是通俗文学在国内就是没地位,没牌面啊!
“大不了说服社长加钱!”
何成伟咬了咬牙,目光坚定中带着一丝悲壮,背着大包,迎着烈日,走出了书店。
......
最近一周,《孩子王》的销量暴涨也多少影响到了胡为民。
上班的时候,总有学生拿着《孩子王》单行本找他签名。
这都是他的书迷,是花了钱的读者,他不签不行啊。
这不,好不容易闲下来,茶杯还没捂热,楼梯口又探进来几个脑袋。
“胡、胡老师......”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怯生生举着《孩子王》,“能签个名吗?我排了三天队才买到的......”
她身后还跟着四五个学生,每人怀里都抱着同样的新书。
胡为民叹了口气,把钢笔从衬衫口袋抽出来——这支英雄钢笔的墨水,这周已经灌了三次。
“签这里?”他指着扉页,女生激动地点头,手指都在发抖。
刚签完一批,又传来窸窣声。
赵老师背着手晃进来,见状直摇头:“小胡啊,你这比当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印时还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