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武后的意思,说的再明了不过了,上一代人的恩怨,毕竟是上一代的。李贤并没有错,而且这个错误,也不该他由来承担。
那个人,早已经死了,皇帝也得了他想得到的东西,完全没必要在李贤,自己的亲生儿子身上较真,这未免显得天子的气量,有些狭小了。
“媚娘,有些事,过去了,朕就不想再说。”
“而且,朕也从来没有因为那事怪过六郎。”
“作为君父,朕不过替他选了一条该走的路而已。”
李治这话可是把武后弄没话说了,父子、夫妻又怎么样,还是臣子万万死,君王万万年。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错的只能是他们。
“那陛下打算怎么处置此事呢?”
呵呵......,“怎么处置?那得看这仗打成什么样了!”
如果辽东之役,可以尽收高句丽之土,什么都好说,无论他和李勣,都不会怎么样,毕竟战功是可以掩盖一切问题。
可要是打不下来,那就有好看的了,搞出了这么大动静,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所以,李治的态度是留中不发,压下现有的舆论,等打完了再说。
总之,他对于李贤的态度,与他的臣工一样,有功就赏,有过则罚。与他说的不计较,完全对不上,这也体现了君王的反复无常。
听了他这话的武后,也就不在言语了,因为她知道,一旦皇帝打定了主意,说什么都是徒劳无功的。既然如此,所幸什么都不用说了,带着宫人下去准备宵夜去了。
看着武后的背影,李治失望的摇了摇头,夫妻这么多年,媚娘不了解他。更不知道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看看太子弘,硬是让她养成了文弱书生。
高祖、太宗以弓马得天下,如果后世子孙,都像绵羊一样孱弱,这江山说不准那天就丢了,所以他必须为太子弘培养一个得利的助手。有什么,是比自己的儿子,太子的亲兄弟更靠得住呢????.biQuPai.
但在李贤成为东宫的辅弼良臣之前,李治必须让他明白,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李治也得把他按下去,也得把身上的棱棱角角都磨平了。
“让”之一字,不仅是人臣之分,更是成器的重要标志。而李贤是诸皇子中,唯一个入他眼的,想要拔苗助长,就不得不让这小子吃点苦。
不知道是庆幸,还是他的眼光独到,李贤因为一把大火,成为新城内外的焦点,一炮而红。虽然,敌我两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这不影响他的大名不胫而走。
用李勣在奏本中的话说,即便这场战役不能灭亡高句丽,他也不用为以后的征伐愁了。因为雍王殿下之名,从此可止儿啼,比他、苏定方加起来更招高句丽人恨。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李贤势必要被清流士子,御史言官所孤立,注定要成为一介孤臣。孤臣,正是李治想要的,所以他不管皇后怎么想,他都必须这么做。
做父母难呐,推干就湿、耗尽心血,且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他这个皇帝的难处,谁能理解呢!看着他们平平安安成人难,教他们堂堂正正做人难,指望他们克绍箕裘,光大祖业,那就更难了。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