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马载,是个聪明且又能力的人,他竟敢说服了越王来求情,你找了一个好伙计!”
“朕没有想到,两年的军戎生涯,会让你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的成长速度,让朕有些惊讶。”
在辽东军的军报中,李治就觉察出了,把李贤放在军中,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而这次,听到兄弟俩的谈话,及越王的陈述后,他更加确定。
李贤的性格本身就很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他的话语中,听起来没有问题,立志做一个贤王,为那些牺牲的士卒活着。
可正如越王所说,这种性格很容不受把控,就像先帝培养吴王一样。聪明的人的缺点,就是太自信。
诚然,李治这个皇帝也摆脱不了这个毛病,但他总觉得,自己比先帝高明,完全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但李贤在显仁宫前的“表现”,让他不得不承认,或许他并不比先帝高明到哪里去。
不过,他不后悔!历朝历代,哪一个垂昭百世的盛世君王,是心慈手软的慈父,没有一根可以消化金石的硬心肠,他这个皇帝,也当不到今天。
“知道朕,对你为什么如此的不公么?或者说如此的厌恶你?”
这话没错,李贤兄弟四人,皇帝看谁都乐呵呵的,唯独对他横眉冷对,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都是同一对父母所生,待遇上的差别也太大了。可这次回京之后,在处理贺兰敏之一事上,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倒腾了一下胳膊,换一个舒服的姿势趴着,李贤面色淡然的回了一句:“儿臣知道,可儿臣不在乎!”
其实,贺兰敏之恨李贤是有原因,并不是因为扫了他一次面子,就达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当然,他痛恨的也不仅是李贤,还有他的姨母-皇后武媚娘。
因为他的母亲-武顺,暴露了与皇后争位的野心,引来了皇后的忌惮。所以弄死武顺,是巩固后位的必要条件。
但武顺的寝殿,都是皇帝和她的人,想要悄无声息,不受人怀疑的弄死武顺,显然很不现实。
于是乎,皇后把目光放在了她的次子李贤的身上。众所周知,韩国夫人-武顺一直有把李贤过继到其膝下,作为与皇后一争长短的资本。
所以,平时对李贤是关怀备至,没事的时候,经常带着糕点去看李贤。陪他看看书,玩耍一番,生病了也陪在他的身边。
可以说,在为母一方面,武顺比一心钻研政务的武媚娘做的更好。
皇后也正是借助这点,在李贤伤寒之际,命人在汤药中下了鸩毒,因为她知道韩国夫人一定会亲自尝过,才会喂给李贤喝,以彰显其慈母胸怀。
于是,倍受圣宠的韩国夫人,稀里糊涂的做了冤魂怨鬼,因为一碗汤药直接就香消玉殒了。
得知真相的皇帝,并没有去怪罪皇后,反而把一切的责任,都算在李贤的身上。
固执的认为,李贤虽然受了蒙骗,但依然是杀人的帮凶,所以李治不能原谅他,因为李贤始终是负了,那个视其如己出的韩国夫人。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