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1页)

因为高压治理贪腐问题,大唐的官场变的尖锐起来,稍有火星儿,立刻就是冲天之焰。与其烧到大唐,莫不如烧到外面去,所以李贤决定提前发动西征。

是以,中书省奉旨颁诏:以南衙大都督-裴行俭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庆节、左屯卫大将军-周道务为副帅。

辅以,左骁卫大将军-李思文的焉耆道,左卫大将军-秦晙领天山道,右卫大将军-李敬业领弓月道,左金吾卫大将军-段怀简的石城道,总计马步军四十五万。

侍中-参谋部尚书-张文瓘,左侍郎-魏元忠,右侍郎-魏玄同。后勤部尚书-刘审礼,左侍郎-郭正一,右侍郎-张文琮专司供给大军供给。

于永武三年八月,拜将出征,至永武五年九月,历战阵八十余场,克复安西四镇,一举荡平西域诸国,将西域尽收唐土,环宇皆惊。

也正是借助于这场战事,李贤成功消弭了官场上的波动,威视也一日更甚胜一日。整个大唐的走向,完全按照他的设计,一步步更加强大。

永武八年,李贤自任逻些道行军总管,统兵三十万自肃州而出,与剑南道都督-苏庆节,两面夹击吐蕃。

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擒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国相论钦陵以下贵族,一万三千五百余人,歼俘敌六十万,尽收吐蕃全境。新笔趣阁

永武十四年,李贤以太子-李隆璟,升座弘文殿,主持中书省政务,以左仆射-狄仁杰,右仆射-张柬之辅佐。

永武十六年,太子-李隆璟,奉旨主持“摊丁入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永武十八年,上遣太子-李隆璟为黑山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真、姚崇佐之。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廓清漠北,扫荡沙漠,斩阿史那温博,刻石记功而还。

永武十九年,上命太子-李隆璟,尚书左仆射狄仁杰领衔,集古今图书为一体,着手修撰《永武大典》。

永武二十一年,李贤下旨成立枢密院,将兵部、参谋部、后勤部、大唐军事学院统筹划入麾下,正式实现军政分离,互不统筹。

永武二十五年,叛贼明崇俨踪现荆襄,侍中-马遵,亲提一干刑吏,耗时三个月,将卫道者一网打尽,生擒此獠,献于宣政殿阶下。

不过,这次皇帝并没有像处理其他叛臣一般,将人千刀万剐,反而是剥皮实草,送到了太极宫-丽政殿,让他去给太后-武氏当个“护卫”。

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李贤,依旧没有忘了靖难之年时,武后对国家的破坏。如今,他把武后最得利的助手,送去伺候,不可否认有羞辱的意思。

二十五年,李贤就用了二十五年时间,将大唐的版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吏治清明,国富民强,岁稔年丰,比之贞观、永徽时期更盛。

虽然,这些年打了不少仗,但均以大胜而告终,而且灭国的收益,也足以抵消军费的开支,并没有给百姓造成过多的负担。

宣政殿内,太子-李隆璟正在案前埋头苦干,批复着呈报上来的文牍。而李贤则瞧着二郎腿,优哉游哉的吃着葡萄。

“朕给你说,当皇帝就像农夫耕种,你得日以继日的熬着。”

“人君治天下,日有万机。一事之得,天下蒙其利;一事之失,天下受其害。”

“要记住,惟仁则不失于躁暴,惟明则不惑于邪佞,惟勤则不溺于安逸,惟断则不牵于文法。凡此皆以一心为之权度。”

热门小说推荐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