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种了大半年的甘蔗终于丰收了,沈宣的糖厂也要开始正式重新招人了。
这一次因着投入产出的规模扩大,沈宣便决定新招一百个人,要求还是与之前一样,无论性别,只看年纪与能力。
年纪太大太小的,邋里邋遢的,干事儿不够利落的,有过前科的全部不要。就这般贴了个招聘的告示出去,糖厂外面就排起了长队,一下子报名了一千多号人。
管事的再从这一千多人里选出适合的工人,就花了整整三日,最后留下的皆是得用之人,与他们签订了合约之后才算正式成为了糖厂的新员工。
糖厂之前的十多名老工人如今已经成了老手,沈宣便让管事的将他们一起升了个职,作为新的管事分别管理一队新来的工人,教授他们制糖,也好减轻总管事的负担。
这些新管事职位提升上去了,拿到的工钱自是也翻了个倍。
就好似莹娘这样的,从没想过自己一个寡妇竟也有做成管事的一天。拿着一天二十文的工钱,手下又管着几个人。莹娘觉得自己的腰杆子都直了不少,说话也比之前更有底气了。
云朵糖的产量起来了,沈宣的宣记云朵糖铺子也正式开到了京城里。
因着不能回京,铺子他是没有功夫去管的。好在有叶秘在京中帮着他操持,铺子很快也是开设了起来。
京城的人比彭州有钱的多。云朵糖这样的糖果,在彭州一日只能卖出二十多两银子,在京城里可就算是翻了个六七倍!
叶秘也没想到云朵糖的生意竟然会这般好,一时间铺子里的人手不够用了,连自己的陪嫁随侍都带了过去,又匆匆忙忙去买了人来,就这般还是忙得脚不沾地。
沈宣自是不会让叶秘白忙,私底下分了一成的干股给他。
叶秘本就帮着沈宣管账,一年下来挣了不少分红。这下又拿到了云朵糖铺的干股,所得的收益就更多了。
他嫁入王家算是平嫁,虽然多年未曾诞下一子半女,但因着带过去的嫁妆不少,王家人待他也还算恭敬。
如今他一年收益加起来竟有数千两银子,在京中的内眷中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王家人待他便更是敬重了。
砂州的冬季是没有雪的,比起寒冷的京城,砂州的冬天温暖的和春天似的,只需要一件厚些的外褂便能过冬。
这是沈宣与薛凤麟来到砂州以后度过的第二个春节,不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沈宣便已经将一开始投入到砂州买田建厂的成本给全部收回了。
海边的码头也已经预备开始动工了。沈宣让工人们准备了材料,便放了他们回家过年,待明年春天开年的时候再来上工。
这一年里砂州耕田的耕田,做工的做工,就算是只靠打渔为生的渔民,因着在海边码头做事儿的人多了,鱼和海货卖的也比之前要好了,整个砂州都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之相。
就连一向拖欠的衙门里的俸禄,也都按时结清了,没有拖欠一天。
还有多的银子,薛凤麟想了想后,留下税收应缴的份额,还拿出了一点,给下面的人发了个红封。
砂州衙门成立这么多年以来,还是第一年不仅按时发薪,还多包了过年的红封。
每个红封里面放了二两银子,算起来也是底层吏使一个月的俸禄了。虽然算不得很多,但人人有份,也算是占了喜气了!
之前那些不怎么听话的吏使,如今早就唯薛凤麟马首是瞻。反而是一手遮天的陈文勋与石锦荣,现下已经被架空了,压根使唤不动底下的人,每年到手的好处也一下子都没有了。
那陈文勋暂且不提,石锦荣却是个墙头草,如今每日也是巴结着薛凤麟,一脸谄媚之色,也再不敢每日迟到早休了。
只是薛凤麟觉得他办事不够牢靠,因此平日里大小事也并不怎么用他,只是淡淡的凉着。
便是这般,那石锦荣也是不敢有什么意见,还只得硬着头皮拍薛凤麟的马屁。
毕竟他如今没了砂州各家送来的好处,光凭着手头那点俸禄,日子实在是不怎么好过。若是投靠了薛凤麟,能在那码头的生意上沾一点儿光,那今后倒也不必指着那点世家的贿赂过日子,不就好起来了么?
...
...
...
...
...
赵锦儿是十里闻名的扫把星,被卖给一个快要病死的痨病鬼冲喜,抱着公鸡拜的堂。大家都以为这两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过门后老秦家却好运连连,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进山挖野菜捡到狐狸路边买头老羊,老羊肚里带着四只羊崽就连被采花贼掳走都能带辆驴车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痨病相公也恢复健康,成了摄政王?邻国公主要来和亲,相公大手一挥,家有娇妻,这辈子不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