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飞车戏还是那个飞车戏,武打就更别提了,她是香江演员,难道还对动作片不够熟悉吗?
可是。。。
这两者结合的十多分钟,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得具有戏剧张力?
她看着银幕上刘伊妃拳拳到肉的威势,只觉得每一个肘击、直拳都是在打在观众,亦或是自己的脸上。
张漫玉有这样的感觉不算奇怪,她不是职业导演,不懂得镜头的奥妙。
这里有多处特写镜头和连续拍摄的结合,就是为了突出这种新派动作戏的真实打击效果。
路宽坐在稍微靠后的位置,这是每一个电影导演的习惯。
坐得越靠后,就越容易观察观众的反应和表情。
尤其是现在在场的,都是职业导演、演员和其他电影从业者。
十五分钟的戏份走完,来自现场此起彼伏的反馈让他略略有些放下心来。
昆汀和他喜欢的一位导演——来自韩国的朴赞郁坐在一起。
他喜欢韩国人这一次带来的《老男孩》,观影过程中甚至为男主崔岷植的遭遇落泪。
“朴,觉得怎么样?”
朴赞郁默默点了点头:“我看到了一丝黑泽明的影子。”
昆汀摩挲着下巴表示同意:“开头的主客观镜头切换地非常快,看似凌乱,但给了观众很强的冲击感。”
“特效也在水准之上,老实说这两年的飞车戏,我还没看到过这样有画面张力的。”
朴赞郁的题材一向以现实、复仇为主,对特效技术不是太了解。
“昆汀,他的飞车在空中为什么能拍出速度感?让我想起了吕克贝松《第五元素》里那个慢吞吞的镜头。”
昆汀窃笑。
“我问过路,他说是先用绿色的汽车在地上拍,拍完扣掉绿色,再进行合成。”
“这样在空中看起来就能拍出速度感,不过他们用掉了四辆车才拍出这段戏。”
朴赞郁苦笑着摇头,这得花多少钱啊!
对这段戏感到惊艳和好奇的绝非只有好莱坞导演,徐可也是看的口水直流。
他在华人导演里算是最喜欢、最擅长使用特效的,但是想到自己在《蜀山》里那些寒酸的动作设计和画面特效。
跟刚刚那十几分钟展现出的科技感、现代感、镜头冲击力根本没法比!
他知道以内地现在的特效水平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路宽只可能是在好莱坞学到的特效拍摄手法。
真是一个擅长学习的导演。
徐可想起了昨天香江之夜,路宽和吴雨森的争论。
也许路宽的观点是对的,香江电影人是应该秉承着谦虚的心态北上揾食。
因为大家真正的敌人是在外部,是在好莱坞。
窝里斗是没有未来的。
随着刘伊妃在电影中的第一次死里逃生,现场传出一片惊呼!
所有观众面对着巨大的银幕油然而生一股窒息感。
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东方面孔的小姑娘艰难地钻出车窗,只差一步就要被火舌侵蚀。
路老板欣慰地看着大家的反应,开篇制胜成功!
第15分钟左右,电影进入下一个情节点。
观众们被飞车和打斗激得热血沸腾,突然被一阵背景介绍引入了科幻的未来世界。
二十年前,世界人口总数超过了500亿,面临食物紧缺的局面,西麦博士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加里奥德曼扮演的人类英雄科学家,建立了一座源源不断地供给农副产品的基地。
西麦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