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楚世昭就是打一个地方,运营一个地方,至少把这个地方能打造成一个根据地为止。
而且,楚世昭的思路很明显。
他拉拢的对象就是基层的百姓。
董卓犯下的一个错误,就是错误地将世家大族认为是可以拉拢的对象,搞错了拉近关系的人。
他早期的操作,单独拎出来是没毛病的。
第一时间修正出身,拉近自己和董太后的关系,然后再给在“党锢之祸”中遭遇打击的士人进行平反,不仅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并对他们的子孙予以补偿,更是专门派人祭祀陈蕃、窦武等人。
随后更是任命汉阳的周毖为吏部尚书、汝南的武琼为侍中、颍川的荀爽为司空而这些人不是世家就是在党锢之祸中受牵连的士人。
甚至就连袁绍出逃这事董卓也没有追究,还任命其为渤海太守。
不断地向世族、士人群体示好以达成合作的局面。
因为董卓起初目的就不是篡位,他是想效霍光伊尹,当一个权臣。
其实,董卓但凡是一个高逼格的世家大族出身,或许其他人也就忍了。
但问题是你董卓是一个泥腿子,最开始还是给袁家打工的故吏,搞半天你还想倒反天罡。
董卓的示好、拉拢没有用,反而是推波助澜加强了这些人的势力、实力。
最终感觉自己受到‘蒙骗’的董卓,开始报复性凌辱那些大族,一幅‘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们要背叛我’的舔狗怨种模样。
后续的做法变本加厉,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董卓搞极端点,不断拉拢那些武夫,提高像他这样出身的寒门地位,让同阶级的人做大,可能他灭亡的时间还能往后稍稍。
楚世昭现在的核心力量是起义军,这些人出身大多低微,那么楚世昭维稳的就是他的基本盘。
说起来是最能打,也是最不能打的集团——农民。
说他能打,是因为农民一旦有了信仰,他是真给你拼命,可以做到真正的悍不畏死,英勇陷阵。
说他不能打,是因为农民没有核心思想,没有信仰,是很容易变成一场闹剧,不战而降。
楚世昭要做的,就是让这支农民军,这支起义军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要干什么,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地像是行尸走肉一样糊口饭,一天就过去了。
【嘉德六年八月,楚世昭的乞活军声势浩大之后,当地的节度使已经有注意到这支起义军的动向。】
【而楚世昭在数次带领起义军下,已经基本掌控了徽州一带。】
【但是,粮食产出对于楚世昭而言,却一直都是一个问题,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然而在楚世昭的手上,他是没有战舰前去攻打这些城池。】
【这个时候,姜兴的白袖军被官军击破,他的余部认为楚世昭是一个值得投靠的人,于是带着少数不多的水军战舰投靠楚世昭。】
【嘉德六年九月,在得到了百余艘战舰后,楚世昭亲率部队突破当地节度使的封锁抵达和州,而楚世昭到达对岸的采石,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
【原本楚世昭的起义军身处缺粮的尴尬境地,将士们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先前的地方慢慢享用。】
【见此,楚世昭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自绝退路。】
【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楚世昭的率领下攻克太平。】
【嘉德六年十月,楚世昭论功行赏,将那些随行的将士拔高职务,而楚世昭积极做思想工作,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
【楚世昭对于自家的兵士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