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确保其成熟度达到近乎完美的状态,才会被郑重交付到东风基地手中。
谢枫此刻展现出的激进态度,让尹翔忧心忡忡。
诚然军工科技的竞争需要敢为人先的魄力。
但所有的冒险与创新,都应当建立在百分之百的可行性之上。
一旦在应用研发阶段出现颠覆性的理论偏差,不仅意味着巨额资源的浪费。
更可能导致整个项目进度滞后,让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陷入被动。
况且楚衍才刚刚与沈骁探讨物体运动形态和隐身材料相关的前沿理论。
中科院内部尚未对这一全新领域展开系统性研究。
更遑论组织专业的学术辩论与验证工作。
军工装备的研发周期本就漫长。
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
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导致项目进度被无限期拖延。
尹翔的目光在谢枫和楚衍之间来回游移。
隐身材料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
每耽搁一天,国家在该领域面临的外部压力就会增加一分。
但科研容不得半点侥幸与冒进。
尤其是在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上,谨慎才是确保成功的基石。
看着谢枫兴致勃勃地准备倾听楚衍想法的模样。
尹翔的担忧在心里翻涌。
他刚要开口提醒,楚衍已经率先打破沉默。
“关于物体运动形态的基础架构,我想先确认一下,谢队长是否从沈院士那里了解过相关内容?”
“沈院士已经和我提过,核心理论框架我心中有数。”
他目光坚定,有条不紊地展开阐述。
“这些细节等正式立项时再详细汇报即可,不必急于一时。”
谢枫微微颔首,神色从容。
听到这番回应,楚衍稍稍放松,眼神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
“如果物体运动形态理论与波粒二象性的验证能够顺利完成,将会对现有军工设备产生颠覆性影响。”
“传统装备的设计逻辑,无论是动力系统,隐身技术,还是武器发射原理,都建立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