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她收紧掌心时,指尖巧妙地用了暗劲,那血便汹涌地漫溢出来,染红了整只手掌,黏腻温热地顺着指缝往下滴,瞧着甚是骇人。
实则伤口并不深,皮肉之痛有限,不过是场量体裁衣的血腥戏法,专为吓破那等欺软怕硬者的胆魄。
她似乎在林枫眠那彻底沦为了“弃子”,因着那顿板子,拿休养的借口避了多日也无人来访,倒是既名正言顺地躲开了府里那些明枪暗箭,又给手上的伤愈合留足了时间。
而夏婆子这里也成了她在相府唯一安心栖息的港湾。
因为不能说话,大多数时候,便只是她一个人,对着这沉默的、皱纹纵横的听众,絮絮地讲些闲话。
她说的,自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些被风吹散的琐碎尘埃,是她灰暗生活中偶然捕捉到的一点点微光或阴影。
譬如学堂墙角那株灰扑扑、毫不起眼的野草,不知怎地入了那群“诗人”的眼,一时间竟成了“傲骨嶙峋”、“逆境求生”的典范,引得酸诗滥赋纷纷扬扬,墨汁怕是比草叶上的露水还多。
可惜诗稿的墨迹还未干透,在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下午,便被某个嫌它碍眼的粗使杂役,漫不经心地一铲子下去,连根带泥掀了个底朝天,尸骨无存。
又譬如那位功课顶好的学生,他的文章早已成了夫子案头供奉的圭臬,红圈密匝匝爬满纸页,墨香熏得人发晕。先生每每当堂诵读,声情并茂,字字句句都似镀了金。引得满堂学子眼热心跳,个个屏息凝神,恨不能将那字句嚼碎了咽下去。
起初只是攀仿其立意章法,渐渐竟连那笔下的撇捺横折也描摹起来。你学一点,我仿三分,墨迹未干,满纸便爬满了形似神非的赝品。那原本独一份的字迹,竟像瘟疫般在学堂里蔓延开来。一眼望去,作业本上全是那模范生字迹的拙劣翻版。
这可气煞了夫子。整整一节课,夫子的咆哮声夹杂着横飞的唾沫星子,在学堂梁柱间嗡嗡回荡。底下的学生噤若寒蝉,头埋得低低的,只敢用眼角余光瞟着彼此作业本上那些惹祸的、一模一样的字迹。
而那真正的“圭臬”主人,坐在窗边,看着满堂与自己“神似”的笔迹,向来平静无波的脸上也浮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
再譬如学院里不知何时刮起了一阵素色风潮,人人争相脱下绫罗绸缎,换上粗麻布衣,自以为得了“清雅”三昧。结果某日夫子踱进课堂,抬眼一望,满屋灰扑扑、惨淡淡,活像谁家新丧未久,孝服还未除尽。他老人家惊得胡子都颤了三颤。
更绝的是,那素色粗布穿在大多数人身上,非但不见半分飘逸出尘,反把人衬得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如同褪了毛的鹌鹑,灰头土脸,硬生生把“风雅”穿成了“寒碜”。
……
有时说得口干舌燥,她声音渐次低微下去,耳根子也悄悄爬上两朵可疑的红云。眼神里会掺进一丝极细微的、生怕被厌弃的探询,声音也低了下去:“你会不会……嫌我烦啊?”
老妇人只是摇头,那两泓沉静的眼微微弯起,漾开一点温润的笑意,枯瘦的手递过来一碗凉透的粗茶。
这简单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的保证。
她捧着那粗瓷碗,碗壁的凉意透过指尖渗进来。
碗里的茶汤映着她自己模糊的倒影,晃动着,让她恍惚间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动荡。
就在这一刻,她心头蓦地一颤,一种陌生的、带着羞耻的渴望悄然浮现。
原来她竟也如此渴求旁人的目光,哪怕只是这样一点微末的、无声的注视。
与此同时,看着老妇人的眼睛,她也意识到,原来在这冰冷的相府里,她并非全然孤绝。
原来她也是被需要的。
将少女心事倾倒在零敲碎打的浮光掠影里,日子在夏婆子的小屋里流淌,竟也生出几分偷来的宁静。
直到某一天,林枫眠竟罕见地踏进了她的院子,像一片乌云,压在了她晴空万里的心间:“收拾停当,随我去刘府赔罪。”
“我不去!”她猛地抬头,声音因愤怒而拔高,“我没错!凭什么要我去赔那个罪?!”
“混账!”林枫眠怒呵。
再不容她置喙。
凡尘一世难过百,皓首穷经只为仙。国破天倾颜未改,人间正道萦于怀。顾担一觉醒来,竟成太医院医士。只要治病救人,便能得寿元馈赠。世事纵有万般险恶,他只是想长生不老。浮云流转,沧海桑田。三十年前结识的狱中豪杰,百年后称为人间圣贤。三百年前放养的长寿老龟,再见时已化擎天之柱。一千年前点拨的一根灵草,竟冲上云霄斩灭星辰。时间会成为最好的答案,而他,始终屹立在答案的最终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