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时代的人,读书可不光是为了明事理,更多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前程。
展家世代都是武艺惊人,或许可以走武举人的道路。
但武将在大宋,多数是被瞧不起的。
所以看来看去,最后走的,还得是文臣的路线。
“有好好读书。”两个小娃娃认真的点头,还当场背诵了新学的课文。
“不错,好孩子。”赵小宝给了二人,一人一套的玻璃做成的玩具,还有模样新鲜的存钱罐。
当然了,文房四宝也是不少的。
顺便给顾家村的学堂,捐赠了一些书籍,都是适合启蒙用的,基本上六岁到十岁看,都是没问题的。
在这边村子没待两天,他们就必须离开了,之前搜集的稻谷,也被赵小宝送去了钱塘,让人按照她写的方子,研究起来。
在钱塘她有几块地,都是用来实验种植的。
她哪怕不在那,还招揽了不少擅长种地的老农,还有一些识字读书的年轻人。
学习老农的知识,然后结合创新,她要是便是如此。
种地不能只讲老一辈的经验,综合一切,然后记录下来,这样便可以传播到全国上下去。
南方的种植方法,不一定适合北方。
赵小宝准备到时候,在北方那边也建造一个种植实验用的基地。
改善土地的办法,改良种子的办法,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都是必须的。
顾景辰告别了亲人,这才与赵小宝前去港口,登上海船。
他们要去造船厂,所以走海路更方便一些。
在顾家的几天里,赵小宝知道了顾景辰的身世,他还年幼的时候,便失了父母。
是跟着叔叔伯伯长大的,他家叔伯也算是厚道之人,并没有因为他失去了父母,便吞没了顾景辰的家财。
大概是顾家村的氛围不错,展家只是走动,并没有接走顾景辰。
知道这事,也没必要提起。
赵小宝一心只想赶紧去到造船厂,不少探子可都盯上了他们呢。
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行人下船,直奔造船厂。
那气势汹汹的模样,差点没让守卫的禁军拉弓。
“看什么看,长公主到了,还不迎接!”春桃举着令牌喊道。
禁军的指挥使一瞧,哎嘿,还是老熟人呢。
当初就是因为跟长公主他们有打交道,这一次守护造船厂的事,才落到了他的头上来。
见确实是福长公主,指挥使这才让人放行,“见过殿下。”
“免礼,这次可是麻烦了。”赵小宝开口说道。
“是发生了什么事吗?”指挥使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