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5章
漓安入春要比西代早上许多,他们在回朝的路上,便明显感受到气温的回暖。
等到了漓安境内,更加明显。
“这才刚入春,天气怎么就这般热,风铃,有冰水吗?”
前几日她在西代,手里还离不开暖炉,眼下都需要冰水解渴了。
风铃回道:“殿下再忍忍,我们带的没有冰水,再有半个时辰,就能在客栈歇歇脚,到时候我给殿下再多备上一些。”
“也好。”
到了客栈,夏知雪猛喝了两三碗的冰水,风铃担心她这样会伤到身体,拦住了她。
“往年这个季节,有这么热吗,怎么感觉今年格外热。”
“店小二说是,他们这里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且过去的冬季,几个月都没有见到雪的影子,今年估计会是个大旱年。”
“大旱年!”
漓安最大的一次旱灾,不是在她死前的那几年吗,之前明明一直风调雨顺的。
是这里的旱情没有传到京城,还是说旱情提前了?
“风铃,你去告诉白将军,我们在这镇上多住上几日,让他先不要着急回去复命。”
“这是为何,陛下在宫里一直等着您呢,白将军昨日还收到殿下的飞鸽传书,问我们到哪里了。”
“那就让白将军给皇兄传信,就说我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不能马上回去。”
不管是那种情况,她这一次都要为这场旱灾做好准备。
上一世,一连几年的旱灾,让漓安成千上万的百姓活活饿死,无数灾民涌向京城。
曾有一对祖孙俩,活活饿死在公主府的门前,等府上的人发现她们时,两人的尸骨都干了。
那触目惊心的画面,夏知雪这辈子都不可能忘。
在她看不到的角落,有更多像这祖孙女两人的悲剧,不断上演。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她都要阻止那场旱灾。
“对了,你们离开的时候,工部尚书唐修远回京了吗?”
“嗯嗯,他在过年之前回来了,殿下找他有事?”
“太好了,快拿笔墨纸砚。”
她要亲自给皇兄送去书信,劝说皇兄重视这场随时可能到来的旱灾,并让唐修远早日过来,修建水利。
在信送出去之前,夏知雪带着几人,去周边的村庄转了转。
这里最大的一个庄子,名为丹庄,他们种植了百亩良田,如今久久不见下雨,正是头疼的时候。
这里地面已经有沟壑痕,再不下雨,什么农作物都活不下去。
如此干旱的情况下,地间依旧有人在农作。
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夏知雪上前问道:“大哥大姐,这没有水源,你们在种什么?”
两人放下手里的农具,男人擦了下额头的汗,“今年是旱年,种些高粱,看能不能活,能活的话,今年至少饿不死。”
高粱是所有农作物中,最耐旱的一种,他们预料到今年的收成不会很好,种植其他,或许存活的希望都没有,只能种高粱,堵上一把。
“咱们庄上,往年有这样的情况吗,一直不下雨的话,你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
女人叹了口气,“也有,去隔壁镇子挑水,可那实在是太慢了,常常第一桶水下去,不等第二桶,地上就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