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nbsp;nbsp;nbsp;nbsp;“抱歉,我给忙忘了”
nbsp;nbsp;nbsp;nbsp;他是维扬人,说话时语调中带了点江南地方的吴侬软语,细听之下,竟有种哄人的感觉。九娘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寒英的那句——“温顺,忠义,还体贴,是个会过日子的。”双颊不禁染上浅薄的赤色。
nbsp;nbsp;nbsp;nbsp;她咳嗽一声,“下不为例。”
nbsp;nbsp;nbsp;nbsp;田利芳乖顺地点点头,两人相顾无言,九娘忽觉口干,抿了抿唇,忽而看向木架上的一件春衫。
nbsp;nbsp;nbsp;nbsp;“你那衫子豁了个口,我闲来无事,索性替你补了下。”
nbsp;nbsp;nbsp;nbsp;那是一件黄鹂织锦双面绣的长衫,面料精致,织纹繁复。田利芳素来节俭,衣衫上总是透着破洞,那长衫应当是他最好的一件衣裳,平日里想必爱护至极。
nbsp;nbsp;nbsp;nbsp;果然,田利芳闻言十分惊喜,拿起那长衫左右瞧了瞧,而后激动地握住了九娘的手,“多谢姑娘!”
nbsp;nbsp;nbsp;nbsp;九娘一惊,迅速将手抽开。
nbsp;nbsp;nbsp;nbsp;她鲜少与男子亲近,从前与江临相处时便极为克制,此番被田利芳一碰,一颗心猛然震动起来,手背上还起了层鸡皮疙瘩。
nbsp;nbsp;nbsp;nbsp;她倒是不讨厌这种感觉,只是……
nbsp;nbsp;nbsp;nbsp;九娘摇了摇头,沉默片刻,才干巴巴地挤出一句“不客气。”
nbsp;nbsp;nbsp;nbsp;田利芳亦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忙道:“抱歉,是我冒犯了。”
nbsp;nbsp;nbsp;nbsp;他略带懊丧地垂下头,心中升起一股恼意。
nbsp;nbsp;nbsp;nbsp;长这么大,这还是他头一回碰到女子的柔荑,小小的一只冰凉绵软,肌肤相触的瞬间,竟叫他生出了某种隐秘的渴望,手心沁出了一层薄汗,就在她抽手而出的一瞬间,他的心也跟着变得空落落的。
nbsp;nbsp;nbsp;nbsp;忍住心间的失落,田利芳垂眸:“那春衫,是我及冠那年祖母亲手为我绣制的,费了足足五个月,这些年我一直小心珍藏着,前些日子却不知怎的突然豁了个口,我还心疼了好一阵儿,得亏姑娘手艺好。”
nbsp;nbsp;nbsp;nbsp;说罢,他宝贝似地抚了抚那衣衫的褶皱处,而后一丝不苟地叠好,放进衣橱。
nbsp;nbsp;nbsp;nbsp;见他神色落寞,九娘踌躇道:“你祖母”
nbsp;nbsp;nbsp;nbsp;她向来不善言辞,话说一半竟不知该如何安慰下去。
nbsp;nbsp;nbsp;nbsp;田利芳却似能读懂她的心思,柔声道:“姑娘莫担心,就是些头疼的小毛病,有龙太医帮着诊治,已经比前些年好太多了。”
nbsp;nbsp;nbsp;nbsp;九娘垂眸,心里却是不大同意的,若只是小毛病,何至一治就是十几年……
nbsp;nbsp;nbsp;nbsp;寒英曾告诉她,田利芳五岁那年父母就患虏疮去世了,他是由祖母一手拉扯大的,十岁那年祖母又生了头疾,好些年都不见好,唯有龙太医的方子能起点儿效,他此番入仕也是为了替祖母寻医。
nbsp;nbsp;nbsp;nbsp;思及此,九娘心尖泛起微微的酸涩,沉吟半晌,忽而提议道:“快入秋了,横竖我最近得空,田老夫人既然喜欢双面绣,赶明儿我便替她缝两件双面绣的袄子吧。”
nbsp;nbsp;nbsp;nbsp;说罢,未等田利芳反应,又将带来的布包摊开,从里头拿出一双蜀锦鞋,喃声道:“还有,你说的对,鞋是用来穿的,不是挂在橱窗里头看的。”
nbsp;nbsp;nbsp;nbsp;田利芳低头,蜀锦鞋就静静地卧在她的掌心,赭色的鞋面上泛着柔润的光泽,缝隙和底板处纤尘不染,是他不久前才刷过的那双,也是他垂眸,她绣给他已故未婚夫的那一双
nbsp;nbsp;nbsp;nbsp;九娘将锦鞋放进田利芳手中,恬笑道:“既然公子穿着合脚,我便将它赠予你,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nbsp;nbsp;nbsp;nbsp;两载过去,故人遗物所能带给她的,不论是伤痛还是慰藉,都提醒着她该往前迈进了。
nbsp;nbsp;nbsp;nbsp;田利芳颤抖着双唇,激动之色溢于言表,接过鞋紧紧地按进怀里,如揣着一块稀世珍宝,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笑容腼腆又真挚,喉头几番哽咽,千言万语化作一句——
nbsp;nbsp;nbsp;nbsp;“还是姑娘待我好。”
nbsp;nbsp;nbsp;nbsp;九娘亦跟着笑了笑,笑靥映在烛光下,似丹青里的仕女,温雅娴静。
nbsp;nbsp;nbsp;nbsp;第87章第八十六章“巧言令色。”
nbsp;nbsp;nbsp;nbsp;姚思源的到来让土旱的危机有所缓解,饶是如此,由于赈灾的程序过于冗杂,短短一月内仍然饿死了不少饥民。
nbsp;nbsp;nbsp;nbsp;易显的折子递上去后,朝廷紧赶着又派了一大批官员前来审户、放赈。
nbsp;nbsp;nbsp;nbsp;考虑到青州府的受灾情况,黎靖北紧急颁布了“先放后审”的制度,即待官府划分完灾分、极次后,再由灾民自主填写赈票,并凭借赈票“先领粮,后受审”,如此一来,不仅减轻了官员的审查负担,还让灾民们不必在等待的过程中虚耗生命。
nbsp;nbsp;nbsp;nbsp;当然,灾民中若有谎报、虚报者,一经查处,即按杀人罪处以极刑。
nbsp;nbsp;nbsp;nbsp;勘灾后的一个月,唐璎忙得脚不沾地,不但要清理、核对赈
nbsp;nbsp;nbsp;nbsp;票的数目,还要协同督赈官监察放赈的官员是否有贪赃枉法的行径。
nbsp;nbsp;nbsp;nbsp;九月初九,朝廷放完第二批救济粮后,唐璎也迎来了她的首个休沐日。
nbsp;nbsp;nbsp;nbsp;姚半雪一连几日都未回官舍,不是在易府做客就是在府署督查账目,今日重阳,他终于抽空回了趟老宅。
nbsp;nbsp;nbsp;nbsp;姚氏的祖宅位于青名山脚下,是颖川一脉的发源地。
nbsp;nbsp;nbsp;nbsp;碧空下,山峦起伏,群山之间隐着一条长长的溪流,溪水的起源处,一座庄严的屋宇浩然而立,那屋宇便是姚氏的百年祠堂,祠堂内供奉着姚氏历代先祖的灵牌,下设供桌、蒲团若干,以供后人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