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章 恭城落难(第2页)

自己则亲率大部,继续往恭城方向追击。

三十余里地以外,穆桂英和石鉴一前一后,飞驰在丛林之中。

诛杀侬智尚后,无疑已将自己的行踪透露给了追兵,所以两人顾不得休息,直朝恭城赶去。

两人越过一座大山,前面被一条湍急的河流阻挡。

穆桂英在河边停了下来,左右张望,却未见有桥。

这时石鉴也赶了上来,道:“元帅,此河名叫昭川,因流经昭州而得名。过了此河,便是恭城地界了。”

穆桂英问道:“可有办法渡河?”

石鉴道:“原本此河之上,有一座木桥可过。然因南国战事骤起,先前守昭州的宋将,将河上的木桥拆了,以抗南军。现唯有下游浅滩,可涉水而过。”

穆桂英翻身下马,看了看河水,摇头道:“不可从下游涉水。阻截的南军必然会守在那里,只等我们去那里涉水过河。当时不就成了自投罗网了吗?”

她转过头,相对石鉴说,再去找找有没有船只可载他们过河。

不料却看见石鉴早已跪在地上,惊道:“你这是做什么?”

石鉴拜道:“元帅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请受小人一拜!”

说着就要往下拜,穆桂英赶紧将他扶起,疑惑道:“要说恩德,也是你救本帅之恩德,本帅又有何恩德于你?”

石鉴叹息一声,道:“小人原是邕州城内一名盐商,家中世代以贩盐为生。

只因侬智高于邕州作乱,占据城池,设立朝廷。南军要将盐漕收归己有,小人一家抵死不从。侬智高便使其四弟侬智尚,勾结三十六峒的人马,劫了小人家中的盐船,将押船的老父打死。我大哥、二哥闻知,去找侬智尚算账,不料也被他所杀。小人正欲再去找他,不料他竟带了人马找上门来,将我妻儿和一家老小十余口人全部杀绝。小人持刃与其搏斗,却技不如人,身中四创,掉进了邕水。承蒙上天眷顾,小人并未淹死,随波漂至城外,被一村民所救。小人醒后,自顾无计可施,便当起了强人,干起了专劫南军粮车的勾当……”

穆桂英闻言,也是叹息良久,方道:“难怪你见侬智尚,如此仇恨!”

石鉴道:“小人自忖今世不能再为家人复仇,今日元帅出手一击,助小人手刃仇人,可使小人告慰父兄妻儿的在天之灵。元帅之恩德,小人必将铭记!”

穆桂英点点头,问道:“方才听你说起,这三十六峒都是些什么来头?”她在桂州城下也听侬智光说起过这个名称,她也吃过这些人的苦头,便好奇问起。

石鉴道:“这三十六峒,均是僮族豪强,割据一地,自给自足,其中以结峒黄守陵势力最大。侬智高起兵后,这些峒人畏惧其势,便先后依附于他,常助侬智高侵扰广南宋军。”

穆桂英沉吟片刻,道:“若能使峒人不助智高,宋军平定广南,指日可待。”

石鉴道:“愿听元帅差遣!”

穆桂英道:“若我能到得了全州,加你为邕州宣抚使,赴邕州剪除侬智高羽翼。若能成功,本帅必在天子面前保奏,官加三品,赐地千亩!”

石鉴赶紧跪下,道:“谢元帅!”

石鉴升官了,职务是离间侬智高和三十六峒的关系,但是眼前的难题却是渡河。

石鉴道:“若是修筏而渡,定然耗费时间。后面追兵转瞬即至,怕到时还没渡河,便让他们捉了。”

穆桂英道:“可有现成的渡船,载我们过去?”

石鉴面露难色,摇了摇头。

穆桂英道:“那唯有弃马了。”只见她从得胜钩上摘下一张大弓,取一直羽箭。

又让石鉴去砍了一根树藤,将树藤绑在羽箭的尾端。

道声:“看箭!”便使足浑身力气,将弓拉圆。

只听“嗖”的一声,羽箭如流星般疾射出去,“夺”的一声,钉在了对面河边的一棵粗壮的树干上,箭头竟贯穿树干,从另一边露出两三寸长的箭身。

她将树藤的另一端系在身后的一棵树上。

石鉴不由赞道:“好箭法!”

穆桂英弃了长枪,只带了一把短刀,藏在衣下,对石鉴道:“你我可缒绳而渡。”

石鉴似乎有些不放心,用力地拉了拉树藤,却发现紧绷如弦。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