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安意跟史铁笙打完招呼之后,余桦正要介绍周彦,却听王安意说,“周彦,第六感映的时候,我见过。”“对,《第六感》映的时候你去了现场,当时还说要跟迟子建一起约个饭的,只可惜没有约成。”
“王老师,你好。”周彦笑着打了招呼。
王安意摆摆手,“叫什么王老师,你跟他们一样,叫我王大姐就行。”
“王大姐。”
“这就对了嘛,听着舒服多了。”
这时陈虹又从厨房出来,跟王安意和苏瞳打了招呼。
王安意坐下之后,环顾了一圈,“余桦,你家小宝宝呢。”
“下午玩累了,在屋里睡觉呢。”余桦说。
“这作息,是不是受到了你这个作家父亲的影响。”
“我作息很规律的。”
“对,很规律,都是晚上醒,白天睡。”王安意调侃了一句,又问周彦,“周彦你的新电影是不是又要上映了啊?”
“电影后期工作刚做完,距离上映还有几个月时间。”
“到时候再有映典礼,我们还去凑凑热闹啊。”王安意说。
“你们要能到,我当然万分欢迎,不过就怕到时候你们不赶趟。”
上次王安意能去参加《第六感》的映礼,是因为《风月》剧组当时在燕京,她作为编剧也就跟着去了。
正常情况下,王安意都在上沪,来一趟燕京可不容易。
其实看到周彦电影快要上映了,王安意也有些感慨,之前他们去参加《第六感》映礼的时候,《风月》刚刚启动,现在过去这么长时间,《风月》距离上映还遥遥无期。
而周彦拍的《放牛班的春天》开拍时间远远迟于《风月》,却也要上映了。
余桦笑道,“你要是给王大姐包路费,她不就能来了么?”
“别说路费了,只要王大姐愿意来,我派专车去接都可以。”
王安意连连摆手,“哈哈,不用这样,只要你邀请我,到时候有时间我去来凑凑热闹,反正每年我也会来几次燕京。”
“王大姐,你们这次来燕京有什么事情?”周彦问道。
“燕师大弄个研讨会,跟我有关,苏瞳也被邀请过来了。”
“长恨歌的研讨会么?”
“嗯,是的。”
周彦暗自点头,果然是《长恨歌》。
这部小说今年年初在《钟山》布之后,就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上沪文学的代表人物,王安意作品中蕴含的上沪文化,也引起了很多文学从业者的注意。
现在的风气如此,只要有一部爆火的作品,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研讨会。
这种研讨会,除了学术交流之外,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既然说起了《长恨歌》,大家也就聊了聊这本书,只不过在座的基本上都是作家,聊的内容就跟研讨会不太一样了。
研讨会上,更多的是学者们在输出观点,毕竟作家们只负责写作,如何定义跟解析作品,通常还是学者们来做。
不过苏瞳本来就是燕师大中文系了,也算是半个学者,偶尔也能冒出来几句专业名词。
聊了一会儿作品,王安意忽然说,“明年的作代会,你们都参加么吗?”
“明年?已经确定了么?”史铁笙问。
王安意点头,“我得到的消息是,作代会在明年下半年举办。”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们几个应该都会参加,毕竟现在我们也是作协的成员了。”余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