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先太子虽已薨逝,但却留有一子,和先太子一样聪慧伶俐,是个潜在的威胁。
因为,当年先皇下旨让穆清岐继位时,先太子的旧部和朝中的一些老臣,极力上奏,说让先太子的儿子继位才是正统。
毕竟先太子又不是被废,是病逝,他的儿子是皇太孙,是继位的最佳人选。
但先皇觉得他还是个奶娃娃,撑不起江山社稷,也容易让外戚干政,便驳回了他们的上奏,直接下旨昭告天下,让穆清岐继位。
虽然最后结果已定,但是不代表他们已经放弃。
这些年,随着先太子的儿子丶琮王的长大,以及辅佐穆清岐的老臣一一老去,他们的心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所以,太后一直很担忧,年年都来这清怀寺祈福礼佛,希望佛祖保佑。
直到穆清朗渐渐长大,可以替穆清岐分忧解难时,太后这担忧的心才放下了一点,但她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而现在穆清岐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这事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只怕又会是一番争斗算计。
她希望找无因大师算一算,若来日真有什么祸端,那也好提前准备,若没有,也好让她放下心来。
看着太后担忧的样子,穆清朗又继续开劝慰:「母后,皇兄当了二十多年的帝王了,他早就学会了帝王之道,就算来日有祸端,他也知道该怎么做,而我也会一直为皇兄分忧解难,所以您别担心。」
很早的时候,穆清朗就知道太后这些年来的担忧,所以才会努力的习武,让自己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穆清岐的左膀右臂,让太后能少担点心。
穆清朗的劝慰虽然是让太后安心了一点,但治标不治本。
于是,穆清朗又继续说道:「母后,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未来如何全靠自己,现在担心也没什么用。」
他觉得与其让大师窥天机,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话,倒不如自己做好准备,防止或抹除那些祸端的出现。
道理太后都懂,但这是她多年的心病,是她的执念,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消。
正当太后想要说些什么时,一个侍卫来报:「禀太后娘娘,摄政王殿下,住持求见,说无因大师有请。」
闻言,太后大喜过望,有些难以置信,「真的?」
侍卫:「千真万确!」
得到确定的答案后,太后连忙带着宫人前去。
而穆清朗却很疑惑,刚才不还是不接见任何人吗,怎么现在就见了?
正疑惑时,却瞧见和太后说话的住持看向了他,于是他便走了上去。
主持看到他过来后,便对他行了一礼,「阿弥陀佛,施主,无因师叔要见你。」
见他?
见他做什么?
不等穆清朗说话,太后便惊喜的应下,然后就拉着他,与主持一起前往无因大师的禅房。
穆清朗知道,见无因大师是太后的心愿,所以便没有拒绝,正好他也好奇无因大师见他做什么?
据穆清朗所知,在无因大师未闭关之前,一直都是别人求见他,他从未主动接见过旁人,这倒是头一次,还真是他的荣幸。
也不知道到底是所为何事?
第30章命数
无因大师的禅房在后山的竹林深处,挨着一瀑布,是一个简易的竹屋。因此这竹林中时常被云雾笼罩着,看着烟雨蒙蒙的,很是缥缈,仿佛仙境。
太后和穆清朗一行人在这竹林里行走时,都必须得打着伞,不然他们身上的衣物会被细如牛毛的雨打湿。
这要是夏日,这竹林里必定是个很好的避暑之地,可现在是严冬,湿冷的空气让这竹林里冷得刺骨,雨水落在脸上,风吹在身上,就像是刀子在刮一般,冷得难以忍受。
很难想像,无因大师居然在这样简陋的地方闭关了十多年。
走了两刻钟后,他们到达了无因大师所在的竹屋。
此时房门大开,屋里传来袅袅茶香,但屋那桌上只放着一杯茶,可见无因大师只接见一人。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住持对他们说道:「无因大师只见摄政王殿下,还请太后娘娘移至一旁等候。」
对此,太后虽觉得失望,但因着方才有心理准备,所以也没怎么样,毕竟穆清朗是她的儿子,无因大师见穆清朗对她来说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这是无因大师主动接见,是很难得的事。
想到这里,太后便对穆清朗交代了几句,「清朗,进去的时候,可别仗着身份失了礼节,无因大师是高僧,得诚心敬重,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