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2章 难以抗拒(第1页)

有了钱就好办事。宁卫民先是果断跟房东老太太去房管所签了合同,交了税金。按照两万六千一百的价钱把东四四条五号院的房产买了下来,过在了自己的名下。然后就如同前面处理马家花园的问题一样,在房管所的配合下,在街道办和派出所的协助下,照方抓药,开始了动迁工作。因为已经干过这么一回了,再加上皇叔四合院里的住户要少的多。东四四条五号院,实际动迁效率要比马家花园还快。二进院东厢房,就那个烫头发的“哈巴狗”一家,是头一个搬走的。由于这家的男主人本身就是一个科研单位搞行政小头头,找单位要房比较容易。所以当他们得知按照居住面积计算,自家能够拿到六千多块补偿金和奖励后,激动的整夜睡不着觉。生怕有什么变故,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安排好了一切,痛痛快快的拿钱走人了。而三进院的郝家,因为自建房,与邻居刘家、马家已经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然也巴不得早点搬走。所以他们开口提出的两居室被宁卫民一落实,几乎没怎么挑,就迫不及待的收拾东西了。对于宁卫民因为面积差距额外补给他们的一千二百块钱,还相当感激。再接下来,依次搬走的,就是二进院的西厢房和三进院的刘家和马家了。这几家人的共同点就是希望住房面积能多点,对房子的刚需比钱要看重得多。像那对老夫妇,对宁卫民要求一个大三居,这还算情有可缘。毕竟西厢房连耳房加在一起足有五间,六十多平米的面积呢。可三进院的刘家和马家,就指着他们各自的两间小小的后罩房和两间加一起也就十平米的自建房,居然也开口跟宁卫民提同样的要求,这胃口就显得有点大了。何况宁卫民心里的账算得很清楚,这年头三居室本来就不好找。弄房子不但费事儿,而且成本也高啊,自然他就愿意多给钱少给房。所以对这几户人家,宁卫民便故技重施,打上了装修牌。首先,他给西厢房的一家煞费苦心的挑了一个外置好,朝向好的大两居。而且是二层楼,便于老人上下,大概四十八平米左右。除了厨卫照样贴好了瓷砖之外,重点是他让人在最大的那间居室的中间,用一条条的白色木方做成隔断,又挂上罗马式窗帘,做成了一个假套间。这样既不会太影响采光,也能让这家子的三代人,都能如他们所愿拥有各自的房间。随后到了看房的时候,果不其然,靠着雪白的墙面,精致的吊灯,新颖的窗帘,铺满瓷砖的厨卫,以及放置了花架和藤椅的阳台,立刻让老夫妇一家晕头转向了。毫无疑问,对这家人来说。从公共厕所一下变成了私家厕所,从煤炉取暖升级到了暖气设施。而且还有可以高人一等,可看风景的阳台,这堪称是居住的革命,是实现了现代化生活的美梦成真。这样的吸引力,根本不是他们所能抗拒的。最后宁卫民又现场拍出一千块作为面积差额的补偿。便一锤定音,把这一家人给拿下了。对于刘家和赵家,宁卫民的处理方式也差不多。为了降低动迁成本,他只打算给每家人提供一个简易楼的小两居,外带再饶上筒子楼的一间房。但在布局和家具上,他确实动了不少心思。从两家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应有的基本装修之外,宁卫民还让人把两居室的一间房,仿照三十年后的大学宿舍来做安排。也就是说,他让人造了几张悬空的架子床,而且每张悬空床铺的下面都放了柜子和书桌。时间和经验都已经证明,这是最能有效利用空间的科学办法,等于是省出了好几张床铺的空间。所以虽然和过去比,两家人的住房面积也大不了多少,可刘家和马家的的孩子还是一看这间屋子就:()国潮1980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