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十年后有一句话,“留住人才就是留住未来。”早已经历过一世人生的宁卫民,对这句话,有着相当深刻的感悟。上辈子,他干邮商,其实是最讲实际,最在乎物质回报的行业。当真是有奶就是娘。这行里从没人谈理想,大家都为发财而来。所以宁卫民也没有滋生出靠谈理想忽悠职工的坏毛病。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他算计太过,显得自己有点精明外露,唯利是图。替他干活的人,往往都觉得他这个老板头上长角,浑身带刺,自私苛刻,不近人情。尽管也承认他处事公平,说话算话。但作为受雇于他的下属,没人为这种等价交换感激他,也很难对他生出什么亲近感和感激之情,更别提什么忠心不二了。于是宁卫民就陷入了一个非常难受的恶性循环中。他发现自己永远在为缺乏优秀的团队而发愁。只要他的员工有了一定专业能力和客户基础,工作做出些成绩。用不了一年半载,自然而然就辞职单干了,连涨工资增加提成都没用。谁让这一行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门槛,又偏偏是最适合个人单打独斗的行业呢?他因此也被同行取笑,说他的买卖简直是“新人培训班”。直到这辈子,宁卫民跟在康术德的身边,逐渐理解了“以和为贵”的真谛。除了报酬和待遇方面,也开始注重对下属的情绪管理工作了,会玩儿感情投资了。他才算得到了甘愿替他效犬马之劳的左膀右臂,真正结束了这种“光杆司令”的悲催命运,具备了在未来建立起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可能性。如今他手下的员工们和过去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总会被他的个人魅力俘获,对他心怀敬意,信任有加,然后变成对他死心塌地的拥护者。从斋宫开始跟着他的四个姑娘“美纯洋媚子”如是。从北海彷膳借调来,一度跟他有过矛盾的江大春和小查如是。甚至就连从特殊部门派来,原本为了监视他一举一动的那些安保人员也是这样的。这绝不是什么“王霸之气”,而是宁卫民懂得切实去考虑他人的多方面需要了。这种为人处事上的重大进步,让他终于点亮了梦寐以求的科技树,成了一个合格的老板。就以眼下来说,宁卫民出国的日子越来越近。那些有可能陪着他一去出去打拼的下属,自然是喜不自胜,摩拳擦掌。但与此计划无缘,只能留守国内的人,就是另一回事了。好些人难免惶惑不安,产生了一种即将与宁卫民疏离,或者说情感上被舍弃的不踏实感。于是为了大后方的稳定,宁卫民在出国前,就很有必要对一些自己格外倚重的人做好思想工作,才能放心离开。负责服装业务和邮票的殷悦是头一个。帮他把持工艺品送货工作的罗广亮和小陶应该算是第二拨。再接下来,原本是该轮到以张士慧为首的坛宫饭庄这一系人马的。但张嫱的大红大紫,其首张专辑所产生的巨大利润,以及和华夏音像公司签订了全新的合作合同,这一切都促使着宁卫民不得不把张嫱和她的妈妈作为优先安抚的对象。坦白讲,张嫱如今的状态对宁卫民来说,多少是有点失控的。因为她出道就是巅峰,如今的名气太大了,不会再缺少演出的机会,算是翅膀已经硬了。几乎每天,都有人主动登门邀请她参加演出和采访。音像出版社更是闻着味儿就找来了好几家,哭着喊着捧着钞票,希望能给张嫱出专辑。连原有历史中,给张嫱出《东京之夜》的云南音像出版社也在其列。而且那边的介绍人,听说还和张嫱母亲是同一乐团的熟人。要不是宁卫民早就有言在先,双方还签了合同。要不是张嫱死活也看不上那边给的歌曲,连试唱一下都不乐意。弄不好张嫱妈妈真就答应了。可话说回来了,宁卫民人在京城还好说,要是他出国了,这事儿恐怕就会有变数了。难保张嫱妈妈今后再面对相似的情况,会耐不住缠磨,抹不开面子,犯了湖涂。那真出现这样的情况,宁卫民到时候又能怎么办呢?他根本没法追究啊。说白了,他们之间的合同在这年头法院承认不承认都是一回事呢,只是君子协定。倒是为这事儿一打官司,之前所有情分肯定是分崩离析了。那就是赢了也是输了。所以怎么才能全方位的拿捏住张嫱,控制住她的妈妈,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实打实的是个很具有技术含量的活儿,还真是让宁卫民大费脑筋。琢磨来琢磨去,宁卫民最终决定效彷刘邦、曹操,采取“软硬厚黑”的策略。先说这“软”字,也就是情感牌。在这方面,宁卫民从一开始就做的很好。,!他从不以自己是老板,或是张嫱伯乐而自居。而是把张嫱和她的妈妈当成自己亲戚一样相处。他让张嫱叫自己哥,自己管张嫱的妈妈叫姨。另外,他不但在工作要求上对张嫱很宽容,鼓励她凭自我感觉发挥,从没硬性强迫过她什么,甚至还相当关心张嫱的饥寒冷暖。无论她闯了什么祸,都不忍心责备。真的像一个哥哥似的,把她当成妹妹宠溺照顾。总是尽量给与她更多的优待,创造更好的条件。哪怕对于张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比如房屋的漏雨,买燃气没有燃气本什么的。只要他知道,也肯定会办得妥妥帖帖。正所谓小事见真情啊。这些细致入微的事儿,完全的体现了宁卫民的友善,修养和通情理,自然收获了母女二人极大的好感和信任。就连这次宁卫民精心准备的谈话也是一样,他去张嫱家做出亲戚家串门一样的架势,还带了一些荔枝、香蕉、菠萝这样的高级水果和进口巧克力作为礼物。好像不是为了交代工作、布置任务而来的,就是冲着情分跟亲戚打个招呼,专程辞行似的。那双方谈话自然就热乎多了,在彼此沟通上丝毫不存在隔心的问题。其次,再说这“硬”。与软相对的硬,体现的是尊严、原则和力量。具体来说,宁卫民就是要给母女二人定下规矩。通常,这样的言行是最容易惹人反感和厌恶的,很可能让对方不满或是产生抵触。毕竟谁也不喜欢受制于人,自己被约束住。可宁卫民聪明就聪明在,他是以人情角度做出的警告,好像是全盘为张嫱考虑似的。他先跟张嫱妈妈掰分析张嫱如今的处境。说张嫱现在红是红了,可烈火烹油,人红是非多,难免因此招人嫉妒。而张嫱走的是迪斯科曲风,虽然非常受年轻人欢迎喜爱,可却有点太另类,太前卫了。难免受到主流舞台的排斥,天然就容易被诟病,遭到舆论的抹黑和针对性攻击。如今的繁花锦簇只是暂时的,一旦闹出点风波来,那张嫱的星途肯定戛然而止。打个比方,万一哪个失足青年把自己堕落归结于爱跳迪斯科,那张嫱何以自处?关键张嫱还是少年成名,演唱技巧还不够成熟,演出经验也不到火候,就连唱的歌曲也是翻唱别人的。这种情况下张嫱的人气和名气都是虚的。说崩就崩,说没就没,很可能走不长远。所以当下,张嫱一是要提高自己专业的水平,拒绝粗制滥造。二是要尽量低调一些,自我约束,以免让那些站在道德高点的人抓住把柄。宁卫民跟着还以此为原则,具体提出好几条要求。一是要张嫱好好练歌,认真演出,不耍大牌。二是,多跟妈妈学学声乐知识,练练形体什么的。要有长远打算,争取以后成为创作型歌手,写出自己喜欢的歌。三是减少采访和曝光,也不要随便接演出,或者录音出专辑。等他元旦回来时,会带着选好的歌为张嫱录制第二张专辑。四就是要张嫱爱护嗓子,不学抽烟喝酒,少玩外跑,谈恋爱要注意尺度,一定保护个人隐私。最后还有一条,遇到媒体既要友好相处,也要注意发言尺度,千万别让记者钻空子。这么说吧,宁卫民就是故意危言耸听,先制造出一种危机感来。同时再奉送他的忠告,这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果不其然,张嫱妈妈最在意的可就是女儿的前程,一下就紧张起来。哪怕宁卫民说的情况有点夸张,但她可是冒不起风险的。只要有这种可能,她就一定得想尽办法防患于未然。于是不但自己被宁卫民拍唬住了,而且她这当妈的还帮着宁卫民一起压迫起亲身闺女来了。哪怕张嫱再不情愿,也要她放弃自由,保证做到这些。再之后,就是“厚”字的运用。这个时候,宁卫民又干出了一件让张嫱母女万万想不到的撒钱之举。他把带来的大提包打开,居然从里面掏出一摞一摞的钞票摆在桌上,最终摆了总共一百沓,都是大团结。口称这些钱全是张嫱首张专辑的报酬,请张嫱母女笑纳。好家伙,这一手差点没把张嫱母女给吓掉了魂儿啊。张嫱妈妈瞪着这些钱都看呆了,嘴里拌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哎呀,这……这怎么好意思呢?这钱也太多了。快!快!你拿回两摞去……”要知道,赶上乐团没有演出任务的时候,张嫱妈妈一个月才挣七十块钱。对比起来,张嫱一晚上唱几首歌就能挣二百,她们母女就已经很知足了。天坛书市演上一场能拿五百,更让她们感受到了富裕的滋味,没什么可挑剔的。何曾能想到宁卫民今天会一下子拿出十万块的巨款砸她们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当然被砸晕了。她们更加不会想到宁卫民从中能捞好几百万,其实只给了她们一点肉骨头鱼刺。不过说真的,这倒是不能怪宁卫民耍奸,欺负人家母女。只能归结于时代造就的客观现状。要知道,在来之前,宁卫民其实也为付给张嫱母女多少钱犯愁。因为在他的意识中,明星和经纪人七三开,基本上是娱乐圈日后通行的规则,可见有一定合理性。具体到这件事上,因为宁卫民还是投资方,他认为自己拿七,张嫱拿三,是一个比较合理分配方案。如果这样的话,张嫱就应该分得一百二十万才是。可问题是,这年头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价钱呢。宁卫民专门跟冯朝年仔细打听了一下业内行情。他真没想到,音像出版社录一盘专辑,通常情况给演唱者也就两千左右的报酬。知名歌手,也许能有个三千到五千。就是再有名气的大歌星,顶多也就是上万了,绝不会有更高的价码了。那想想看,他敢给一百二十万给张强母女,人家可未必敢收啊。弄不好真能把人吓出好歹来,惹出没必要的麻烦来。所以思来想去,他也就只能委屈委屈自己个儿,受累多拿一点吧。而这十万块,就是他认为张嫱母女虽然会受到点惊吓,但又不至于吓坏,而且还能让他把一切竞争者排斥掉的价码。果不其然,在宁卫民好言宽慰下,张嫱妈妈从惊恐万状,言语失态,转为感激涕零,喜不自胜后。在收下钱的同时,就不打自招了。“哎呀,要说这钱呀真是好东西啊。如今我们家开销不知不觉就大了,正有点手紧呢。还是你讲良心,为人厚道。你是不知道啊,那些求着我们录音的音像出版社才肯出几个钱?就那云南音像,口口声声说绝不会有人比他们出更多的钱了,结果让我们录两盘专辑,总共才肯出九千。幸亏你提前提醒过我们,否则我们不了解情况,怕还真要上他们的当呢……”瞧瞧,这么一比较,宁卫民在这场摆烂的比赛中,完全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简直成了完美无缺的大好人了。但这还不算,最后的最后,宁卫民还有一个“黑”字能用呢。这小子趁热打铁还许诺了额外的三条,算是玩了一把心计,把张嫱母女给彻底套牢了。一,就是拿出国当诱饵。宁卫民许诺一旦自己在日本把店开起来,摸清楚那边的情况,就会把张嫱和她的妈妈也给办出去。人所共知,日本的流行音乐水平在亚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他的意思是,母女二人玩玩乐乐的同时,张嫱也能学习借鉴一下日本歌星的舞台技巧和包装方式,增强自己的实力。关键是,他们可以花钱在日本给张嫱买歌翻唱,这样就不缺原创歌曲了。还能租用人家先进的录音棚,聘请当地的乐队灌录磁带。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提升张嫱磁带制作水平的。也就有效保证了张嫱的歌唱事业的生命力,能让她的演艺事业走得更长远。二,就是丰厚的报酬当诱饵。宁卫民还告诉母女二人,说无论国内国外,其实明星靠演出挣钱都发不了财。明星主要的挣钱渠道是靠拍广告。国内虽然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他手里是有一定商业资源的。如果母女俩还想挣钱的话,他马上就能让天桥百货商场的“香榭丽舍”女装,聘请张嫱作为代言人,拍摄一些商业广告。劳务费还是十万。如果母女二人没意见的话,过几天,他就让“香榭丽舍”派人来跟他们接洽,把合同签了。三,就是实现电影跨界的诱惑。宁卫民还说,张嫱减少采访和演出,固然是必要的措施,但也不能让她这半年真冷了。所以他跟正在拍电影的陈培斯联系了一下,打算让张嫱去试镜。如果可以,就让张嫱演陈培斯剧中的妹妹——三丫。这样的话,这部电影明年上映的时候,就能把张嫱这半年失去的人气一举弥补回来。想想吧,这三张大饼画的。论是张嫱的妈妈,还是张嫱,谁能拒绝的了?只要她们答应下来,这后半年,张嫱可绝对没有时间再去干别的了。她的妈妈也没有什么必要,没有什么动机,再去和外界的人接触了。当然,宁卫民也不是空口白话的纯忽悠,他还真的是这么打算的。事实上,也只有他才拥有这个能力,能让这三件事全部实现,变成真的。这叫什么?这就叫用智商给人栓扣儿啊,严丝合缝,可丁可卯。所以这次谈话过后,无论宁卫民,还是张嫱妈妈都踏实了,双方的信任基础反而更进一步。宁卫民因为高兴,还专门开车拉着母女二人去坛宫饭庄吃了顿饭,作为临别最后的相聚。结果更让宁卫民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琢磨,为以防万一,出国期间,该找谁帮忙盯住这母女二人的时候。,!在张嫱妈妈去洗手间的时候,这丫头居然偷偷跟他自荐,要当这个内奸。张嫱让他出国后,有了电话别忘了赶紧告诉自己一声。说万一妈妈要是有违反约定的可能性,自己会及时给他通风报信的。张嫱还说,自己其实不想这么红的,唱歌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她其实只:()国潮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