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喋血玉廷(第1页)

正月十七。辰末。

大明宫。紫宸殿。

随着一声凄厉的号角声,殿后紧闭多时的阁门轰然开启。

以仇士良义子郄志荣为首的数名内侍身披戎装,手持诏书,作为阵前监军。

左神策军副使刘泰伦、右神策军副使魏仲卿各率五百军士披坚持锐,列阵而出。

御史台与京兆府的吏从在含元殿合兵一处,四百余人一边鼓噪着“奉皇上密诏,尽诛奸宦!”一边对宫中内侍大开杀戒,不分老幼良贱,尽行屠戮。

直到撞上杀出的神策军,他们才惊愕地发现,对方不仅兵甲齐全,而且那些内侍手捧圣旨,口称圣谕,宣称乱党谋逆,圣上诏命神策军诛杀乱党。

一众吏从惊惶四顾,却不见主事的宰相李训,御史中丞李孝本也不知何时踪影皆无,只剩下京兆府少尹罗立言,此时望着杀气腾腾的神策军面无人色,最后竟然丢下兵刃,当先而逃。

领头的都跑了,那帮拼凑来的台府吏从再无半点斗志,当场一哄而散,争相逃奔。

刘泰伦等人毫不留情,一边命人封闭宫门,一边纵兵清剿乱党。

方才吏从一边倒的屠杀内侍,此时局势又反了过来,内侍领着神策军,一边倒地反杀官吏。

正如吏从们诛杀宦官时不分良莠一样,已经杀红眼的内侍们同样不理会被杀的到底是乱党,还是在外朝正常办公的官员。

无论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吏,还是金吾卫的士卒,只要还留在宫中的,全部以叛逆论处,格杀勿论。

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延政门……一座座雄伟而森严的宫门逐一关闭,整座大明宫都笼罩在一片肃杀恐怖的气氛中。

被屠杀的一众内侍血尚未冷,奉密旨诛宦的吏从又葬身于乱刀之下,然而更多的则是并不知情,却遭遇无妄之灾的外朝官吏,来不及逃出大明宫的,都成了刀下亡魂。

鲜血染红了丹墀,身着朱袍的官员倒在政事堂内;

前程远大的新科进士被斫下首级,头颅沿着龙尾道一路滚到阙下;

金吾卫抛盔弃甲,俯首求降,却被神策军刀矛并举,屠杀一空……

宫中略定,仇士良立即派出神策军,满城大索,抓捕参与叛乱的官员。

即使朝廷重臣也难逃此厄,宰相王涯在政事堂用膳时听闻乱起,仓皇逃出宫城。

他年过七旬,又身长腿短,步履艰难,沿着建福门外的长街行至永昌坊,已然精疲力尽,只好在坊中暂避。

他仍穿着上朝时的紫袍,一路走来,人所共见。

不多时,几名内侍便领着一队神策军循迹追进永昌坊中,在一间茶馆中将当朝宰相拖出来,当场带上脚镣木枷,犹如囚犯般押送到左神策军中。

从大明宫逃出的官吏侍者无所适从,有些逃往位于西内皇城的南衙诸司,寻找各自的主官同僚;有些当场便做了鸟兽散,乱纷纷逃回家中;还有些涉事的自知难以幸免,索性弃家逃出城外。

那些逃往官衙的吏员注定难逃一死。

就在大明宫闭宫不久,皇城与宫城也随之关闭。

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调集兵马,搜查南衙各司,大肆清剿乱党。

来不及逃走的各司官吏、护卫的士卒、百姓、商贾数千人尽数被杀。

各司的符印被夺,官衙被毁,地图、文牍、卷宗或是被焚,或被抄掠一空。

偌大的长安城一片混乱,到处狼奔豕突,血流成河。

左右神策军大举出动,满城捉拿乱党。

官员们丢掉官袍鱼符,逃入街巷。

不时有亡命出逃的乱党与追捕的军士当街搏杀,血染街头。

在这场席卷长安的暴风骤雨中,无数人如同惊弓之鸟,惶恐不已。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之最强弃少

都市之最强弃少

黎尘,京城七大古武家族之一黎家子弟,因父亲有恩与同为京城七大家的水家家主,二人便结拜兄弟,并为黎尘和水婼嫣立下婚约,后因黎尘被暗下黑手,只剩两魂七魄,父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