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边陲百姓,相比内陆百姓更多了一份家国情怀。
因为,战争就在身边。
他们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特别有感悟。
……
西征军沿途在当地补给,留下购买清单和纸钞,告诉这些人,过段时间等文官老爷和南方商队进驻了,即可兑换物资。
当地人攥着花花绿绿的纸,基本没抱希望。
想着为朝廷的大军供应物资是边民躲不掉的义务,就算吃亏也没办法,当是交纳皇粮了。
边民们只想着不要再打仗了,安安心心的种地放牧。
这1年内,西域战争频繁,小到游牧部落之间互相进攻,大到灭国之战,数不胜数。
准噶尔、大小和卓只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两场。
不知名的小规模部落战争多达几十次。
硝烟弥漫。
……
出于某种顾虑,西征军每途经一处都会征集当地青壮数十人编入军中。
告知他们的家人:
当兵饷,杀敌有赏。
一来增加些辎重辅兵兼向导。二来也算是人质。
吴廷目前还吃不透西域的民心所向。
小心无大错。
离开库尔喀纳乌苏后的第4天,西征军遇上了一队土尔扈特人的哨骑。
3日后,
西征军进入土尔扈特人聚居地,再次补充军粮。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乾隆对土尔扈特的安置策略,将十几万土尔扈特人分散安置,之间距离很远。
少则几百里,多则几千里。
如此一来,土尔扈特即使有背叛之心,也无背叛之力。
……
李小五选择这条行军路线,就是为了和旧土尔扈特西路旗汇合。
此地有2万余土尔扈特人。
只不过,青壮不多,放眼望去全是老弱妇孺。
盛大的欢迎酒宴上。
李小五、兀思买、韦俊吃的很开心,大口撕咬羊肉。
一名健壮的青年恭敬的弯腰:
“土尔扈特汗,策凌那木扎勒拜见将军。”
他的母亲,渥巴锡大汗的遗孀哈屯也来了,微微弯腰:
“拜见诸位将军。”
接风宴,宾主两欢。
做足了表面文章,大叙友谊。
轻骑兵军团中的土尔扈特年轻人是双方的信任纽带。
总之,
在整个西北的游牧部族中,土尔扈特最有理由主动靠拢吴廷,献上忠诚。
...
...
...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