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吴国承诺将不低于年度贸易顺差的五分之一,用于购买相应王国的商品或者投资(工业、农业、教育、慈善)。
……
1784,世界无战事。
三大条约的签署让无数人欢欣鼓舞。
各国主流报纸极力吹嘘:一个崭新的、富裕的、文明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欧洲多个阶层对吴国的好感到达巅峰。
原因很简单,
战争结束了,王室就没有理由继续征收战争税。
自由贸易,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收入。
所有人都获益。
究根结底
人的立场,是基于自身的。
……
欧洲各国王室对吴国的态度很复杂很微妙,可以概括为:4分友好、4分忌惮、2分羡慕。
未来格局看不清,但共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过去的数年内,
欧洲主要王国均直接或间接卷入北美战争,筋疲力尽,财政窘迫,内部矛盾巨大。
当前,各国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所以,欧洲强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和吴国主动翻脸。
他们需要金钱流入,安抚愤怒的市民和不满的资本家。
三大条约是众望所归。
乔治三世以领头羊自居,毕竟是撒克逊人带领各国一起向吴国“施压”,为大家争取到了利益。
……
不过,欧洲王室打死也想不到。
并不是他们施压成功,而是吴皇早有此意。
李郁巴不得营造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格局。大家搅合在一起,就很难分清彼此,很难割裂了。
李郁的脑子里装的不是斗争思维,而是共赢思维。当然,虽是共赢。实际上还是我大赢,你小赢。
殖民地共享、移民自由
这都不是事。
你来5万移民,我去1万移民。
你来5万移民,我去1移民。
你来5万移民?
游戏结束了!
……
历史上有无数狂人想征服世界,他们的征服=杀戮。
李郁的征服也包含“杀戮”,但不多。更多的是建立一个对我方最有利的秩序环境,让别人臣服,而不是搞大物种灭绝。
帝国的土地年年产出茶丝瓷,源源不断的换取别国的真金白银。
我方资源无限。
敌方金币有限。
我方只需维持唯一国地位,就能源源不断的吸敌方的资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可持续展模式”?
...
...
...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