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一十五章 贡院(第1页)

在明朝科举考试可谓极度严格。

制度一直以来是在进步的,科举从糊名制,再到锁院制,再到上一科科举。

魏允贞上书弹劾辅张四维,次辅申时行的儿子分别榜上有名,考中进士,认为两位辅有徇私之举。

魏允贞上疏后,被天子重责,李三才上疏为魏允贞辩护,亦被重责,结果两个人都被贬官。

但是去年天子又赦免了这二人,还提拔魏允贞为右通政,这优厚是仅次于林延潮提为侍讲学士的。

同时此举天子也是告诉在场内阁大学士,那就是你们为相时,不许照顾家人。

这也就相当于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任何大臣在位时,他们的儿孙子侄不许上榜。

明朝科举制度十分严格,明初时寒门弟子从民间选拔,后来有人统计,寒门读书人(祖上三代没人当官的)与官宦子弟在会试时的录取率达到了一比一,甚至寒门读书人更多一点。

但不知为何到了明朝中后期,官宦子弟上榜的比率越来越高,到了后期甚至达到了二比一的地步。

寒门子弟越来越难出头,就算有寒门子弟上榜,也多是如董其昌这样官宦人家的伴读,或者是哪位大员的门生。

于是各种黑幕说就出来了,因此魏允贞,李三才这上疏,从此开了大臣子弟不得中进士的先例。

到了林延潮这一次担任会试主考官,看到在这戒备森严的考场,居然也有人手眼通天到给自己递条子,连自己副主考都打了招呼了,那么其他房官,其他的官员,甚至王锡爵有没有人递条子?

王锡爵应该不会。

王锡爵这人性子他是知道,不结党,不徇私。

从这一点来说王锡爵可是大明朝那么多内阁大学士里难得的清流。

李植,江东之他们都是他的门生,一直想要王锡爵取代申时行为辅。但是王锡爵想也不想拒绝了,不是他与申时行关系多好,而是他认为该怎么办事就怎么办事,甚至连自己最得意的门生李三才,也没有给予照顾。

还有一条就是王锡爵的儿子王衡。王衡此人很有才华,属于进士随便考的那等。

但王锡爵在阁时,王衡空有一身才华,却始终被王锡爵压着不许他中进士。有了王锡爵以身作则,宰相儿子不能中进士这不成文的规矩,才真正固定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王锡爵很得天子器重。

正是想到这一点,林延潮拿到这条子时,才下意识地没有烧掉,先看看到底是何人给自己递的。

于是答案出来了,给自己递条子的人……哼,就是张鲸。

换了别人林延潮不会如此动怒,但这个人偏偏是张鲸。

张鲸是什么人?

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也就是令文官闻风丧胆的‘厂公’。

现在林延潮与张鲸还是‘政治盟友’,当初在归德除掉赵家等等很多事上,都是林延潮托张鲸帮忙。

否则赵家那个通倭的大罪,也不是说判就判的。

当初张鲸帮了林延潮很多忙,现在到了还人情的时候了。当然自己若是王锡爵,沈鲤可以义正严辞拒绝张鲸,但偏偏自己不是。

林延潮转念又想起,林烃离京时与自己说的一番话,不由踌躇。

他告诉林延潮,你也是寒门子弟出身,眼下自己过了这条桥,也应帮更多人过桥才是。却说林烃本来授官,但因听说林庭机病重,又辞了返回福建老家去了。

世上大把人向上钻营,但也有如自己老师这样的人,对此不屑一顾。

林延潮推开窗看着天边的明月陷入了沉思。

热门小说推荐
定河山

定河山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