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书匠(第2页)

众人情绪起伏了一阵,终于平静,此刻仿佛如滔滔大江终于归流于海。

宋应昌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念道:“夫古之三孤二公,弘化寅亮天地以弼一人,而六卿之职,皆率其属,以昌九牧,阜成兆民。往稽古训,勉钦职任,上必有以光辅朕德,下必有以厚民之生,尔钦敬哉!”

念到这里,宋应昌声音加重,仿佛重锤落鼓,低沉有声。

“初任,翰林院修撰!”

“二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

“三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院侍读!”

“四任,归德府同知!”

“五任,归德府知府!”

“六任,詹事府左庶子兼侍读学士!”

“七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八任,礼部右侍郎!”

“九任,礼部左侍郎!”

“十任,今职!”

“制曰,臣之事君,必有内助之良……尚垂启迪于后人。万历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钦此!”

话音落下。

林延潮朗声道:“臣林延潮领旨谢恩!”

宋应昌面容如冰雪初融,将圣旨交给林延潮后,一边搀扶一边恭敬地道:“大宗伯,地上凉,快请起吧!”

林延潮起身后,其余官员方才起身。

林延潮手捧圣旨交给了已闻声赶来的陈济川,然后回望向堂内堂外,众官员们触之他的视线都是纷纷避开,然后垂下头去。

不仅他们,方才宣旨的宋应昌,以及费尧年,陆万垓此刻态度越恭敬,垂静气立在一旁。

圣旨宣过之后,满堂之上,因在新任礼部尚书的威严下,众人没有人敢说话。

同时众官员们也是心想林延潮而今晋位大九卿,与此之际当说出什么垂世之言呢?

也有人心想林延潮之前主动辞官,而今天子加封礼部尚书就着急着出山,是不是应该说些什么解释自白的话,来表现自己不是那么急切于功名呢?

但见林延潮出声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生。林某年少时常读此诗。而林某生逢盛世,蒙天子隆恩简拔于寒微之间,今日既惜哉稼轩先生,亦应幸甚得遇明君。自古隐士,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但纵然小草难堪造就,也怀松柏之志,此言即为林某心声。”

但见林延潮寥寥数语后,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主动来到宋应昌面前。

宋应昌以为林延潮要对自己说什么,正要行官场之礼然后说些祝贺的话。

却见林延潮却主动伸过右手,然后握住宋应昌的手道:“多谢宋兄走这一趟。”

宋应昌一鄂,这是什么礼节,官场上不都是作揖,跪拜之礼吗?

怎么会有此握手为礼。

自己真是顾若寡闻从未听到过,但林延潮是礼部尚书,主管天下礼仪,此举必有什么深意。

但宋应昌回握道:“大宗伯,下官惭愧。”

林延潮笑了笑,然后伸手向费尧年,对方很机警,一见宋应昌如此,自己连忙主动伸出手。

“谢过费兄。”

热门小说推荐
定河山

定河山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