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鳞(第2页)

最后哱拜父子叛乱,顿时一呼百应,朝廷虽胜了这一战但用了两三百万两银子,更不用说掘河水淹宁夏镇的种种损失。只要是边军粮饷能够充足,怎么会有这样得不偿失的叛乱之事。

陆光祖又道:“前郧阳巡抚李材因参将万春叛乱之事,已经幽闭五年,朝廷上大臣们的奏疏论救不断,当年刑部尚书李世达、左都御史吴时来、大理少卿李栋都言念在他云南平乱的战功上可以以功抵过,但是都为陛下所重责而夺俸。”

“陆某以为李材有知兵之名,所以不因万春造反,而将他所有功劳抹杀。眼下朝鲜正在用兵,李材又有擅用火器之名,不如令他戴罪立功调去朝鲜平倭。不知元辅意下如何?”

说到这里,陆光祖偷看王锡爵的脸色。

王锡爵闻言道:“天子十分厌恶李材,别说是去朝鲜,就算是复官也是极难。至于替代宋应昌为朝鲜经略的边臣,老夫已有人选。若是与绳借用此事来探仆的口风,那么应该可以安心了。”

“陆某不敢,”陆光祖心底一凛,“陆某没有窥探的意思,但既然问到新任朝鲜经略不知元辅意属何人?”

王锡爵看了陆光祖一眼,然后笑了笑道:“与绳兄何必明知故问呢?”

陆光祖抬起头对上王锡爵的目光,王锡爵这么问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了,难道对方想要摊牌不成?

“那么确实是林侯官了?”

上一次王锡爵逼林延潮去朝鲜,二人失和。

但这一次王锡爵亲自去林延潮府上,却是两人和好。

王锡爵急于林延潮修好,是为了什么?

见王锡爵不置可否,陆光祖抚须道:“如此就太便宜他了。因为林侯官焚诏之事,陆某担心天子龙体有恙,前日用密疏给天子请安。现在林侯官既能引动圣怒,最后还能落一个出外镇朝鲜,实在是他的洪福。”

陆光祖借着对林延潮的不满,不动声色地将他密疏的内容给王锡爵道出。

这话很显然是对王锡爵解释,同时表明自己没有丝毫异心。

王锡爵脸色神情有些淡漠,似对于陆光祖这样解释的话完全无动于衷。

陆光祖心想,自己确实只是上了一封请安奏折,为何王锡爵却是这个脸色呢?

但见王锡爵道:“与绳兄,可知丁谓王曾之事?”

陆光祖一听王锡爵提及丁谓,王曾之事,心底顿时冰凉。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王锡爵与他决裂了。

何为丁谓,王曾之事?

这二人都是宋时宰相。丁谓逐走了寇准,在朝堂上权势可谓一手遮天。

当时丁谓权力之欲极强,对大臣们严加规定,任何人在退朝以后不可以单独留下向天子奏事。

当时大臣王曾对丁谓的话认真遵循,所以深得丁谓赏识。

有一日王曾对丁谓说我想要将他兄弟的儿子过继,此事不好在众人面前启齿,想要单独面奏给天子。

丁谓对于王曾说,老弟,你的为人我还信不过吗?尽管去讲吧。

结果这日王曾退朝后,却向仁宗奏明了丁谓的种种不是,最后丁谓因此被贬至崖州。

而王锡爵就是借用此事告诉陆光祖,你向天子上密揭的事触了老夫之逆鳞了。

陆光祖看向了王锡爵,数度要开口,但还是没说出口。到了他今时今日这个位子,倒已是很难向人低三下四的说话求情。

热门小说推荐
定河山

定河山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