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鸟(第3页)

王锡爵打断道:“什么叫不敢上任?铨郎倒是把话说清楚。”

顾宪成道:“下官也不知为何,可能是陈少宰顾虑着什么吧,故而不敢上任。”

“那又是何顾虑?”

顾宪成道:“大概是因陆平湖,孙余姚二人前后辞官而去吧,陈少宰想来是不敢为第三人。故而下官这一次来面见元辅恳请重议吏部尚书!总不能让此位一直空悬吧!”

当初吏部尚书空缺,王锡爵支持罗万化,顾宪成支持陈有年,廷推后陈有年当选。

结果王锡爵愤而辞官,天子出面安慰了好一阵。

王锡爵这才回阁理事,结果陈有年反而不敢去吏部上任,屡次上疏请辞。

王锡爵缓和下语气道:“叔时,本辅与你也是半个同乡,当初举吏部尚书时,你与本辅之见相左。本辅与你深谈,天下所最怪者,庙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你却道,吾见天下之是非,庙堂必欲反之尔!本辅不欲与你相争,但你今日又来重提此事。”

顾宪成道:“下官不改初衷,换句话说就是咱们吴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

“好个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今日你代天下,还是代庙堂举之啊?”

顾宪成道:“下官当然仍为天下举之!”

“哦?何人?”

“备倭经略林延潮!吾举他为吏部尚书!”

王锡爵闻言脸色一变,伸手按桌欲起又重新坐下。

但见顾宪成侃侃而谈道:“这一次征倭,经略收复王京,功盖社稷!若是由他出任吏部尚书再合适不过了。”

谁都知道林延潮与顾宪成失和已久,林延潮虽一直为顾宪臣说好话,但顾宪成对林延潮却没有什么好评价。那么这一次推举吏部尚书是顾宪成良心现了吗?

“可是林经略奏功的奏章上所言这筹谋之功是在宋应昌,赞画之功在于仕廉,刘黄裳啊!”

顾宪成道:“昔日光武帝军中,诸将并坐论功,唯独冯异常独屏树下,故人称大树将军。经略此举高风亮节,有古人之风。”

王锡爵神色冷淡道:“好个古人之风,叔时如此不惜余力的称赞经略,看来与经略私交倒是不错!”

顾宪成道:“吾与经略是同年,确实有过交情,但吾为天下举之,何尝有私!”

“好个大公无私的顾叔时,本辅知道了,你先回去吧!”王锡爵一掸袖子言道。

顾宪成离去后,王锡爵深思了一会,然后自言自语道:“好个一石二鸟之策!老夫虽明知此人的用心,但却不得不有所顾虑。”

说完王锡爵传来王五问道:“今日圣上得知前线捷报如何?”

原来王锡爵是不屑于宫里太监结交的,但任了大半年辅,也不得不改变主意。

王五道:“听宫里的消息,皇上很是高兴,还命太监到了坊间将今明两日有关于收复王京的报纸悉数买来送进宫中。”

“还有天子还直夸李如松,说没有看错了人,李如松真不愧是国之柱石!”

q4.。q4.

热门小说推荐
定河山

定河山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