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治道:「另一样东西又是什么?」
张柬之道:「若一味攻打,也会激起他们反抗,造成边境混乱,对我们也没好处。要让他们老实安分,还需商贸以辅!」
李治心中一动:「接着说。」
张柬之道:「六诏战乱不断,也是被生计所迫,他们是由叶榆泽(洱海)孕育出的族群,都想占据更肥美的土地,养活子民。」
「他们也想发展繁荣,故而采取战争的方式。只要我们给他们提供另一种繁荣的方式,他们自不会再打仗了。」
李治道:「根据岭南地区的奏报,六诏地势崎岖,瘴气弥漫,商人们不愿前往那里,发展贸易并不容易。」
张柬之道:「臣听说户部和工部一直在用火药开凿各地险路,可借火药之利,凿通南路,与六诏强化商贸,对岭南之民,也是桩好事。」
李治脑中一闪。
张柬之的话让他产生另一个想法。
这个时期,受限于造船技术,大唐只能与倭国丶硫求丶哇爪等国通海贸,难以达到西域。
若能在六诏之间,开通一条陆路,直通海港,如此一来,便能发展出一条通往西域的海上商路。
商路一起,岭南就能得到发展,也带动六诏发展,让他们不再争斗。
李治道:「打通六诏商路,你觉得需要多少年?」
张柬之道:「西汉时期,唐蒙奉汉武帝之命,只用数年,便打通去夜郎丶
滇丶窄的道路,后因中原混乱,此路荒废。臣以为五年以内,当能再开此商道。」
李治感叹道:「五年吗?」
闭目沉思了一会,问道:「你就是用此商道,让两诏主动向朝廷纳税吗?」
张柬之道:「两诏国不识远利,仅凭此无法劝说。臣是用另一个法子,劝他们主动服软。」
「哦,是什么?」
「臣以朝中有大臣提议,裁撤六诏之州县,诱得他们主动纳税。」
李治奇道:「他们不愿裁撤吗?」
张柬之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周边小国臣属大唐,皆是图利,一来不必担心大唐攻打他们,二来也能受大唐庇佑。」
李治点点头。
如果他们不再是大唐属国,便要随时担心大唐打过去,自然寝食难安。
张柬之道:「臣告诉他们,东汉时期,哀牢请求纳为汉之属国,汉朝设永昌郡统辖它。徵收盐丶布丶毡毯丶毛织品,换取汉朝庇佑。」
「前代王朝在六诏设郡,是因有利。现今六诏盐丶布不上供,珍奇贡物不入朝,戈戟等兵器不充实我朝军队,资财不献给大唐,大唐却要无私庇护你们,世上哪有此理?」
「他们听后,心中惊慌,这才主动提出每年上贡税收,换取大唐庇护。
李治听了后,也不由开拓思维。
听张柬之这么一说,大唐周边属国臣服,都各怀心思。
他们每年上供,其实便存着用这些贡品,换取大唐庇护。
大唐恪守礼仪,每年也都赐下回礼,有时回礼还重于赠礼。
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让他们感激,反会暗暗揣度,觉得并非他们求着大唐,
而是大唐对他们有所求。
两诏敢在鸿胪寺闹事,就说明这点,
李治沉声良久后,说道:「张卿,以后你就去鸿胪寺任少卿吧,南地修路之事,朕会再和户部丶工部商议。」
张柬之见自己一番言论,竟直接升了数级,心中大喜,不由感慨李义府那番言论,果有其理。
「臣多谢陛下!」他叩首谢恩,告退离开。
李治在龙椅上又坐着沉思了一会,这才朝寝殿返回,
回到寝殿时,只见武媚娘正坐在屋中等候。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
韩峰,是一个具有电脑奇才的商人,他的出现必将改变未来。最让人好奇的还不是他技术和战术,而是他的为人和处变,他将商业提升到了一种道的境界。为何那么多商界大佬对他如此尊重,为什么那么多美人佳丽萦绕左右,为何他的人生到达巅峰而不挫,到达低估而不衰,重临君位而不乱,进退取舍起伏尽在此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