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吴琼哭笑不得:“万大人,只是县试而已。”
没看小叔叔都没笑么,万大人高兴个什么劲儿呀?
“嗯,挺好,回去准备准备,考府试。”吴有为打发吴琼出去了,等吴琼走没影儿了,他才蹦起来:“我侄子考了第一!”
在吴有为的那个年代,谁家孩子考了第一,家长都会宣扬的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
小时候吴有为身体不好,但是学习好啊!
这就是家长的骄傲,弟弟的榜样。
以至于后来吴家弟弟学习一下降,就会被父母指着哥哥的各种奖状反省,到底是考中了一所好大学,而吴家弟弟那个时候,已经是拿着全额奖学金了。
“嗯,高兴了吧?”万通笑道:“还不笑,还憋着!”
刚才他就看出来了,吴有为是高兴的,但是在侄子面前就是“不高兴”的样子,什么人哪!
“那是为了不让他自得意满。”吴有为道:“他现在少年意气重,如果不压制着他一些,我怕他意气过了头。”
在他的那个年代,多少人因为少年意气之争,毁了半生?
更何况是在古代了,大明的严苛绝非现代人能想象的到,商人再有钱,也不能穿戴绫罗绸缎;农人再是下里巴人,他也能穿金戴银。
封建礼教在明朝被放大了无数倍,以至于后世的清朝都扭曲了。
县试放榜三日后,便到了府试的日子。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
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以参加,试期多在四月,报名等手续与县试略同。
此次府试的主考官便是李裕,他不仅是顺天府的府尹,还是右都御史。
明代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且均为正二品,下有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再往下为御史。
可谓是个高官了,他担任府试的主考官,给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这也是直隶学子们的优势,从小考开始就是高官给他们出题,这种压力时间长了自然会让他们慢慢的习惯,等到见到更大的官员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一颗平常心。府试的时候,是在顺天府的考场进行。
北边虽然文风不如南方那么鼎盛,但是赴考的人也有几百个之多。
吴有为在外面找了个地方,跟万通带了三十几个人,包了一层茶楼,喝茶吃点心,等着吴琼出来。
中午,这里提供的是一顿热汤面,羊肉汤底,放了许多胡椒粉,味道十分好,等到下午申时一一刻,吴琼就出来了。
“先回去再说。”吴有为没问考得如何,怕给他压力。
回到进士巷的吴宅,吴琼乖巧的默写了卷子给叔叔看。
吴有为看过之后撇嘴:“还行吧!”
心里却抓心挠肝,不愧是状元亲自教导长大的孩子,写的比原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吴琼也知道叔叔给的评价已经很高了,这才告辞回去收拾东西。
他走了吴有为才露笑:“如无意外,府试也应该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