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4章 成华六年的春天(第1页)

三月甲申,免湖广、山东被灾税粮。

宪宗皇帝如今粮食充足,人也大方了起来,免税粮免的很频繁,他越是如此,外族的人越是不敢得瑟,因为能减免赋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强盛。

不强盛,也不能不需要赋税啊!

同样的三月,还有清明节。

明朝在清明重阳都有假期,休了一日,祭祖。

此次祭祖,吴有为让吴琼担任了主祭,让他慢慢的接手吴氏一一族。

三月同时也是开春的时候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一年,大明的辣椒、玉米、番薯、土豆等等,种子充足,遍地开花;三季稻也正式被南方的沿海地区接受,双季稻成了南方水稻的不二选种。

壬寅,诏延绥屯田。

殊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傅恭、顾恒监军,王越参赞军务,备阿罗出于延绥。

河套,是大明俊臣心里的一块旧伤疤。

四月,天气正式转暖。

吴有为嫁了最后两位妹妹,分别嫁给了小李秀才和小张秀才,这俩人如今是陶文书院正式的教书先生了。

虽然只是教导小班的先生。

而陶文书院有长大了的孩子,学校毕业后,不能考科举,但是可以进入德川任职,记账算账,自己培养起来的算账先生,当然要比别人放心。

初夏的气候是干燥的,也是干爽的,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翰林院开始清理第一座藏书楼了。

这一日,吴有为是带着吴琼以及陶文书院的小张秀才、小李秀才去的,这两位现在是他妹夫了,三个名额,也就他们俩和吴琼能用上,小明德太小了,带来也做不了什么白白浪费一个名额。

翰林们也都带了三个人,基本上没有人不带满名额的,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的儿子!

没儿子的带孙子来的占了百分之十。

剩下百分之五带了侄子或者侄孙的。

仅有百分之五是带着自己学生来的。

像吴有为这样的,带着的都是自己的亲戚,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身为三甲之一,张升带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张元锡,以及两个陶文书院今年已经考中秀才的学生。

今年不是会试之年,所以二月开始便考童生试了。

陶文书院有两个人考过了童生试,他们都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跟着张升来长见识的,张升至今依然挂着陶文书院客座山长的名头,当然,杨一清和吴有为、张伦,都是客座山长。

这些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的人,使得陶文书院在短时间内就在书院界闯出了名头,虽然还很小,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家将孩子送到陶文书院上学了。

只是这些孩子吴有为都是要看情况收的,入学之前还要考试,这里是免学费的地方,甚至有孩子读书好,还有奖学金可拿。

不过也有不同情况的,例如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一个人来陶文书院上学的,总的有伺候的下人吧?书童你得备一个吧?

这些人住哪儿?吃什么?要怎么伺候自家的孩子好好学习?

而且吴家村的房子都不卖,土地都是吴有为的,他不点头谁敢在这里盖房子买地?

怎么办呢?

交费。

热门小说推荐
皇后

皇后

她知,他袖纳乾坤天下,谋一旨姻契,只为金戈征伐。她知,他染尽半壁河山,许一世执手,不过一场笑话。她知,九重帘栊之后,他的金锁甲只为另一个她卸下。君兮君亦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