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5章 卖惨告御状(第1页)

原本,宪宗皇帝只是将此事当成臣子之间的相互争斗罢了,文武官员一直就是不和的,做皇帝的嘛,讲究的是平衡之道,要是文臣武将都亲如一家,他这龙椅也坐不稳了

这就是朱家皇朝历代皇帝们的思想。

或者说,只有少数皇帝才喜欢看到文武祥和,很多都想着的是帝王之道。

只是在听了袁彬的话后,立刻就脸色不好的看向了袁彬身后的柏珍:“怎么回事?”

他允许文武不和,允许锦衣卫张牙舞爪,但是不允许锦衣卫擅自做主,在没有他的吩咐下,抓人,甚至是刑讯!

还是抓他看好的人,私自刑讯!

连锦衣卫的指挥使都不敢这么干。

袁彬直接就说了,柏珍的所作所为。

他虽然没亲眼所见,可柏珍这段日子越来越过分的行为,他也是知道的,只不过皇上没说什么,他也就没多管闲事。

以为留着柏珍是给万通当磨刀石。

只是柏珍太过分了。

锦衣卫好不容易有了点好名声,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他竟然敢...环报复他,他就不是袁彬!

正说着呢,六部尚书到了。

科举舞弊案已经给了大明很多教训了,所以在听说了之后,他们都来了。

就连司礼监都来了王世贞这位掌印的大太监。

王世贞是最早使用太监“秉笔”一词者,《龛山堂别集》云:“中挡之久贵,无过于萧敬者。年二十余则已侍英宗为太监,成化中入司礼,自是数废数起,凡四秉笔四掌印,几五十年而退休,礼数视大臣,凡为太监近七十年。九十一而后死。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秉笔太监一词,嘉靖的时候才有专门的秉笔太监。

在明代文献中,最早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者是冯保。

《明史》载:“冯保,深州人,嘉靖中为司礼秉笔太监,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

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现在还不叫秉笔太监,但是有“内相”之称了。

王世贞乃是英宗皇帝留下给儿子使唤的一个称职的内监。

宪宗皇帝对他也很礼遇,因为王世贞这个人不贪权,不敛财,是个真正的清心寡欲之人。

加上资历深厚,少有不服气的,他跟怀恩太监倒是很谈得来。

这次来也是因为此次事情太大了,他不得不到场,万一有司礼监的人的事情呢。

众人到齐后,也开始了扯皮。

文官集团当然不承认他们作弊了,而万安那一伙人坚持要查,那商辂他们就要证据了。

总不能你说什么是什么吧?

宪宗皇帝觉得不严重的事情,可愣是让万安跟柏珍他们闹腾了起来,心里也不舒服了。

自己的金口玉言不被人当成一回事了。

万安察觉出了皇上的不愉,但是他以为是这件事情让皇,上不高兴了,也是,谁当皇帝的时候,闹出科举舞弊案能高兴的了啊?

于是更加卖力了。

加上跟他一伙的人心思也不都各不相同。

有的是想攀上皇长子这棵大树,将来也好背靠大树好乘凉,混个从龙之功啥的,子孙后代都不用愁了。

热门小说推荐
皇后

皇后

她知,他袖纳乾坤天下,谋一旨姻契,只为金戈征伐。她知,他染尽半壁河山,许一世执手,不过一场笑话。她知,九重帘栊之后,他的金锁甲只为另一个她卸下。君兮君亦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