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你当初不是说,青浦县比上海县好么?”沈聪老爷子瞪他一眼:“告诉你一声而已,你想买就买,不想买滚蛋,你大哥肯定买。
不用沈老爷子说,沈毅已经决定买了。
黄家
黄阿星回来就张罗着收拢钱财,他媳妇儿以为有事情,不仅不安的问他:“你收拾钱财干什么?”
家里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这是怎么了?
“跟大令发财去!”黄阿星道:“家里有多少钱给我拿多少,错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这么多钱都给大令?”黄家媳妇儿不仅揣测道:“能行吗?”
“妇道人家懂什么?”黄阿星喜滋滋的道:“头发长见识短了不是?跟着大令才能赚到钱.....”
田家也是如此,都在收拢资金。
而四个村子开了宗族大会,说明可以在青浦县买房子。
有人疑惑,自然就有人跟他说了,青浦县以后就是第二个上海县,看看现在上海的宅子,都涨成什么样了?
吴有为这边也在收拢资金,他现在支出不少,得留点压箱底,剩下的拿去支持杨一清的房地产事业。
另外,县衙里有点存款,他打算在青浦县设立一个上海县办事机构....
万通则是将吴有为跟他说过的“邮政”整理了一下,给宪宗皇帝递了上去。
他的提议是安顿一些军余在邮政里当邮递员,这样也能解决一下军户们的难题。
同时提议修建水泥大道,称为公路,也可以学习上海县,各县组织公交马车,让百姓出行更方便。
折子递了上去,没有回信。
秋,七月甲寅,朝廷免了江西被灾的秋粮。
同时,上海县这边兴起了一阵购房热,杨一清最终没能给吴有为留住他那一半的房源,而是只留给了他五分之一。
剩下的五分之三被本县的人预购了,五分之一被上海来的大款们给预定了。
就这,还有好多人没买到,整天到县衙里找杨一清谈心,让他学一学上海的大令,看人家那里,都是先给自己人安顿好的嘛。
杨一清特意跑来跟吴有为道:“我的担心都白费了。”
因为这些人盲目的相信他们也会过得跟上海县那边一样的好。
“我就说你瞎操心,我的房地产事业啊!”吴有为哭天抢地:“我的银子啊!”
场一清哭笑不得。
万通的水军里也有青浦县人,他们现在腰包鼓起来了,带着家小在营岛住下了,可家里人还没得地方住呢?
于是万通代表军方又跟杨一清预定了一个小区的住宅,大概五百家左右:“记得划在一个小区里头,到时候这就是水军家属区了。”
因为营岛上耕地有限,这些军户们还是得在青浦县这边生活。
想要生活就得有房,地的话,屯田有的是,只是海边种地的少般都是出去打鱼。
水性好胆子大的出一趟外海,回来够吃三个月的了。
加上这边用工的地方太多了,人根本不缺活儿,只要肯吃苦,肯定能发家致富。
“等我这边盖完了第一批,就琢磨个地方,安置家眷。”杨一清现在走路都脚下生风:“保证给你选个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