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3章(第1页)

甫一成立的细川护熙内阁,刚刚完成了组阁工作,就开始大肆宣扬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内的改革举措,作为副首相的羽田孜,提出要用“平成维新”的决心来实现政治改革,恢复国民对政治的信赖。

为了能够限制自民党的选举优势,七党一派联合组成的内阁,出台了一项全新的选举改革制度,同时,还准备推出更加严格的改革措施,对政治献金进行约束、管控,只要是限制大中型财团对政治的介入。

从新内阁做出的一系列动向来看,作为首相的细川护熙,显然是将先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外交方面,而作为首相助手的副首相,则是主抓政治改革工作。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七党一派内部进行权力划分的结果,考虑到政治改革的工作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又直接关乎到各个党派的根本利益,就能看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新内阁中,细川护熙的势力并不能占据优势,反倒是羽田孜与小泽一郎的联合压了所有党派一头。

不过,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日本历届内阁都是很重视外交工作的,几乎每一任首相上任之后,首先处理的第一件事,都是与外交有关的内容。

作为新一任的首相,细川护熙在外交上的立场与之前几任首相均有不同,他主张将推进亚洲各国友好关系作为日本外交工作的主轴,改变之前外交中表面重视亚洲,实则偏重欧美的方针,同时,主张应该优先解决二战的各种遗留问题,对日本二战中的侵略暴行做出真诚的赔罪和道歉。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细川护熙将上任后首个出访国家,定在了中国,准备在七月份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

这一消息的公布,不仅在日本国内,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定的震动。

这不仅仅是因为细川护熙的这项决定,打破了战后日本历任首相上任后,几乎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同时,还因为目前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

最近几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终结,由于没有了来自苏联的威胁,中国显然也就丧失了对于美国来说极其重要的战略盟友地位,于是,美国人便将颠覆的目标转移到了中国的身上。

自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中美之间的摩擦不断,先是克林顿政府将1994年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与所谓“人权”、“军售”等问题挂钩,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口水战。

随后就是美国再次拿出人权白皮书来恶心人,在中美之间制造隔阂。

再之后,美国众议院又专门出台了反对中国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决议案。

而在进入这个月后,又爆发了“银河号事件”。

可以说,中美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已经进入了一种白热化的局面,国际新闻板块上,每个月的头条必定是与中美摩擦有关的内容。

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细川护熙将中国作为上任后的首选出访国,铁定是需要很大魄力的,当然,他也将承受海量的压力。

作为一个穿越者,还是一个政坛的旁观者,宫下北很清楚细川护熙的外交政策为什么如此制订,也很清楚细川内阁为什么扛着这么大的压力,都要在中美冲突日益严峻的环境下,极力拓展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不要以为细川护熙力主发展中日关系就是对中国有什么好感,政策这种东西,与政客的个人情感是毫无关联的,它只同国家利益有关,且仅此而已。

细川护熙的外交立场是与其经济改革政策密切相关的,细川希望彻底放开日本市场,同时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进行全面改革,扩大内需。

但同时他也明白,日本本土市场狭小,内需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约束的,一句话说,就是日本的内需市场支撑不起日本经济庞大的体量,它需要一个规模足够庞大的海外市场。

过去,这个为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市场是欧美,主要是美国。

但是最近几年这个市场不行了,美国人越来越霸道,强逼着日本签订了一揽子的“不平等”条约,准备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两国间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

尤其是在克林顿上台之后,这个管不住裤子拉链的家伙在经济上要走“第三条道路”,为了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开始强硬推行经济外交,日本已经快要被他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