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实从现实角度来看,如今的长信银行与安然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双方都存在着潜藏于水面之下的巨额债务问题,双方的经营者都在极力掩盖这些风险极高的债务问题,从而为各自的股东们谋取利润。
从经济学上说,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出现,会促使公司的实际管理者选择高风险的经营手段,这种矛盾一般出现在公司经营不善,亦或是极速扩张的过程中。
众所周知的是,当一个公司经营不善,亦或是极速扩张的时候,往往都会伴生着大量的债务问题,也就是公司为了维持运营亦或是筹措资金展开收购,基本都会选择贷款或是举债。
而当公司的债务高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司债券的持有人以及为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需要公司保证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
在这个时候,公司每年的盈利,首先要将还债的部分扣除掉,剩余的才是公司股东们的红利回报。
如此一来,公司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选择高风险的运营方式,而考虑到公司的实际管理者,也就是公司的CEO,本身是对公司股东们的利益负责的,所以,公司的最终决策往往就会选择高风险的运营方式。
举个例子,一个公司当下的资产总价值为1亿元,而一年后到期的债务金额为1.05亿元。
现在,摆在CEO面前的投资选项有两个:一个是投资一年期国债,到期后的利率为百分之五;另一种则是投资期货贸易,一年后可能会盈利2个亿,也可能会赔的一无所有,甚至是赔的一无所有的概率更高一些。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司股东们选出来的管理者,要在两种选择中如何抉择呢?
如果选择第一种,显然没有太大的风险,不用担心会赔钱,但是一年后卖出国债后获取的收益,仅仅能够满足债权人们需要的那一部分,扣掉这一部分之后,公司的股东们一无所有,公司的价值也归于零,所有的资产都用来偿还债务了。
毫无疑问,如此一来,这个CEO离着滚蛋也就不远了,更别说什么高薪了。
而选择第二种呢?
那就是一场豪赌,如果赌输了呢?
公司的价值同样归零,公司的股东们还是一无所有,债权人们要蒙受巨额的损失。
但如果赌赢了,哪怕收益仅仅比1.05亿高一点,那么公司就能拖延下去,股东们将会赢得公司高风险运营所带来的溢价,不至于一无所有,同时,CEO自己还能获得足够的奖金,可谓是皆大欢喜。
如此一来,对比两种不同的选择就能看出来,对于经营者来说,显然第二种选择更合适,因为不管赌赢的可能性多么小,他们都值得去搏一把,因为整个环节中真正的风险,其实都是由债权人承担的。
从这个例子中就能看出来了,为什么安然公司要隐瞒自己真实的财务状况,为什么长信银行一直拖着不肯破产。
对于宫下北他们这类长信银行的股东来说,只要银行存在一天,负债状况隐瞒一天,他们就能从中获得收益,这份收益可能来源于储户的存款,也可能来源于公共资金的流入,总之,只要银行一天不破产,他们就能赚一天的钱。
而相比起长信银行来,安然公司的情况显然更严重一些,他们同样是负债高企,但只要真实的财务状况不曝光,再加上从实业转向金融领域,凭着他们做出来的良好盈利状况,就不用担心吸纳不到投资,准确的说,就不用担心骗不到钱。
所以,这又引出了经济学中另一条定律:一般企业都具有扩大负债的倾向,且当负债达到一定比率时,又都具备隐瞒真实负债的动机。
因此,宫下北以及长信银行的一干股东们需要隐瞒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让所有储户们都认为银行的一切运转良好,他们的储蓄款没有任何问题。
要让银行局认为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只要再注入一笔公共资金就能解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