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再等两周,最迟一个月。”
“等鲍启和石大凯完全恢复了,我们就出发。”
“我差不多已经可以了。”
石大凯立刻回答:
“按照医生的建议,再过一周可以拆线,两周差不多就能正常行动,不过我还需要一点时间做恢复训练。”
“我怕是还不行……腿伤太麻烦了,一个月的时间倒是可以恢复正常行动,但我现在肌肉萎缩很严重,去了一定会拖后腿。”
鲍启的语气有些沮丧,不过他也已经学会了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在明知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拖累其他人。
“那你就把关键信息点描绘出来——你其实还好,位置好找,就是不知道劝不劝得动你家里人了。”
“放心,我爹又不是傻子,他不会乱来的。”
这就是鲍启跟石大凯的不同,鲍启的家人是见过大世面的,沟通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他在场也能成行。
其他人的话……就真不一定了。
“那就这么定了。”
陈沉果断拍板。
“打完糯康之后,掸邦也差不多该大规模乱起来了。”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直接打回果敢,探亲!”
“好!”
三人一齐回答,一场注定要发生的探亲之战,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第143章是我亲手杀的
探亲之战日程确定,对糯康的行动计划也立刻加速。
对陈沉来说,其实打不打根本就不能作为一个问题存在,真正的问题是三个:
什么时候打,怎么打,用什么打。
时间这个问题看上去是越快越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东风兵团并不具备随时出动、随时进攻的能力,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人员准备、装备准备。
当准备度达到、甚至超过敌方的准备度时,一场战役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所以,在综合考虑了糯康那边可能的反应、以及后续的部署所需要的时间之后,陈沉最终敲定了一个日程。
两周,两周之内出发前往清盛完成前期作战准备,并在三天之内结束战斗。
这个时间安排可以说是相当激进,毕竟跟突袭第七旅营地不同,这次他们需要打的是一场正儿八经的攻坚战,不说1000多人的武装力量怎么去剿灭,光是侦察和突破就需要不少时间了。
不过,难度从来都不是陈沉做出判断的标准,可行性才是。
他在任何时候都相信,只要一件事情能够做到,那他就一定能做到;如果一件事情绝对不可能做到,那他一定有机会能做到。
这是那支队伍的传统,也是他从无数次战斗中积累出来的血性。
当然,光有血性还是不够的,人数上的巨大差异,让陈沉不得不选择了唯一一条可行的道路,那就是,呼叫外援。
——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